返回

第十八章:新芽破土,旧识新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新芽破土,旧识新途 (第2/3页)

   苏晴看着纸条上林薇歪歪扭扭的字,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林薇连“本宫”都喊不顺口,现在却能在生意场上跟使者讨价还价,把“等价交换”玩得比谁都溜。她往纸条上补了句:“让使者再送点苜蓿种子,能喂马,比草料好。” 这是她跑业务时学的“附加条款”,总能多捞点好处。

    林薇在水师学堂看新造的战船时,被船板上的毛刺扎了手。她吮了吮指尖的血珠,看着工匠们按西域图纸改装的“龙骨”,比原来的战船坚固了三成,心里的劲儿又上来了。

    “这船得有个名字。”她对周猛说——周猛伤好后被调回京城,负责水师操练,胳膊上的疤在阳光下像条暗红色的蛇。

    周猛挠着头笑:“叫‘土豆号’?听着实在。”

    林薇也笑了:“就叫‘越海号’吧。” 她没说原因,但周猛看着她耳后那枚珍珠耳坠,突然懂了——这船要去的,不只是海疆,还有他们这些“异乡人”从未走过的路。

    造船的木料堆在岸边,散发着松脂的清香。林薇捡起一块边角料,上面还留着赵磊画的“尺寸线”——他查账查得细,连木料的损耗都算到了小数点后两位。她摩挲着那些刻痕,突然觉得,他们四个就像这船板上的榫卯,看着各有各的形状,拼在一起却严丝合缝,少了谁都撑不起这船。

    陈默在养心殿看着云南送来的玉米图,图上的玉米穗子画得像金条,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能酿酒,能喂猪,人吃了力气大”。他想起前公司的产品发布会,PPT上的“核心优势”也不过如此,只是那时的数字是销量,现在的数字是活命的希望。

    “李德全,”他把图纸折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