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依旧落后的家乡,赵小海的努力 (第2/3页)
门。
房间里,她打开了腕部的【个人终端】。
幽蓝色的光芒亮起,映照着她无比严肃的脸。
她向项目总负责人何宇,提交了一份加密申请。
申请内容很简单。
动用【盘古】系统对核心学生开放的,那一部分权限极其有限的民用“基因库”。
权限用途:个人农业科研项目。
地点:西部,下马沟。
几分钟后,何宇的回复传来,只有一个字。
“可。”
一个字的背后,是无条件的信任。
赵小海的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行动,就此展开。
在村子后山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里,赵小海圈出了一小片不起眼的实验田。
她的“秘密行动”,开始了。
村民们眼中,那个从大城市回来的女大学生,这几天变得有些古怪。
她不像别的年轻人那样待在家里吹风扇玩手机,而是整天戴着个草帽,在后山那片没人要的破地里“玩泥巴”。
没人知道,这场“玩泥巴”的游戏背后,蕴藏着何等惊人的科技力量。
赵小海从自家地里,小心翼翼地采集了“沙地薯”的植株样本。
回到小屋,她将样本放入【个人终端】延伸出的一个简易分析托盘中。
“样本分析中……”
“本地物种‘沙地薯’基因图谱构建……”
“关键性状基因片段扫描……”
一道道数据流在虚拟屏幕上飞速闪过。
很快,一副完整的三维基因螺旋链条,悬浮在了赵小海的眼前。
其中一段基因片段,被系统用刺目的红色高亮标记了出来。
找到了。
制约产量和生存能力的关键——一个在抗旱性、抗逆性上存在明显缺陷的基因片段。
它就像一条精密锁链上一个锈蚀的环节,决定了整条锁链的脆弱。
赵小海的目光变得专注而锐利。
她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飞快滑动,接入了【盘古】的民用基因库。
那是一个浩瀚如烟海的生命数据库。
她的权限很低,只能浏览一些最基础、最常见的民用经济作物和功能性植物的基因模型。
但这,足够了。
她在搜索栏中输入了关键词:耐旱,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