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最硬核的社团与第一次线下失败 (第2/3页)
来自天南海北的各个学院,此刻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近期项目受挫者。
“土木的哥们,承重结构的核心计算就靠你们了!”
“材料学院的,胶水的配比赶紧优化一下,现在的粘合力根本不够!”
“历史系的同学,再确认一下,史料里记载的古桥,它的主要缺陷到底是不是桥墩设计问题?”
王浩站在一张巨大的实验台中央,手里挥舞着一张泛黄的古桥设计草图,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显得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感染力。
他的脚下,是一片狼藉。
沙土被撒得到处都是,几桶胶水被碰倒,在地面上流淌出黏腻的痕迹,废弃的木棍和草稿纸堆积成山。
他们的活动主题,听起来荒诞又迷人:复原一座在历史上因致命设计缺陷而坍塌的著名古桥——“叹息之桥”。
一群在各自精密尖端领域里备受打击的学生,此刻正用着最原始、最粗糙的材料,试图重现一场伟大的失败。
整个过程充满了混乱。
“你这个拱心石的角度不对!应力会集中在拱顶!”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大声嚷道,他是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
“别跟我扯理论,我这块木头都快被你压断了!”负责搭建的同学回敬道,他的手指上沾满了胶水和木屑。
“不对,都不对!根据《西大陆桥梁史考》的记载,这座桥的崩塌是从左岸第二个桥墩开始的,是地基沉降问题!你们现在的地基太稳了,这不‘历史’!”一个文静的女生举着个人终端,上面显示着密密麻麻的古籍资料。
争吵声,工具的敲击声,还有压抑不住的低笑声,交织成一曲混乱而充满活力的交响乐。
没有人在意结果的成败,他们沉浸在这种纯粹的、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瞎折腾”的快乐之中。
白日里,那些复杂的公式、冰冷的数据、一次次失败的实验结果所带来的压抑,在此刻被汗水和笑声冲刷得一干二净。
三个小时后。
一座歪歪扭扭,充满了各种妥协与失误,但总算勉强成型的古桥模型,颤颤巍巍地立在了实验台的正中央。
它看起来丑陋、脆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但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要来了!要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整个实验室的喧嚣,在这一刻被无形的手扼住,瞬间死寂。
近百名学生自发地围成一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座简陋的模型上,他们屏住呼吸,连心跳声都清晰可闻。
王浩作为社长,承担了这最后一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