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47 章 准备离开多水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147 章 准备离开多水县 (第3/3页)

一思索便回答:“书记,省长,合适的人选,组织部备选库里是有几位。

    比如财政厅的刘副厅长,发改委的张副主任,都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正处级干部,在省直机关工作多年,能力是公认的。”

    冷明沐追问道:“有基层主政经验吗?特别是处理过类似复杂局面的?”

    薛高宇摇了摇头,坦诚道:“这……刘副厅长和张副主任,主要经历都在省直机关,基层主政经验相对缺乏。

    处理铜山、阳兴这种既要‘止血’又要‘造血’的复杂局面,恐怕……还需要时间适应。”

    谢长林眉头皱得更紧:“那副处级干部里呢?有没有潜力大、敢闯敢拼的?”

    “副处级干部数量就更多了,”薛高宇翻开了随身的笔记本,“各地市都有不少优秀的年轻干部。

    但是,具备独立主政一方、尤其是能迅速扭转铜山、阳兴这种困局所需的前瞻眼光和破局能力的……”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谢长林和冷明沐,缓缓说道:“说实话,书记,省长,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人,反而是个‘另类’。”

    “哦?谁?”谢长林和冷明沐异口同声,都带着一丝好奇。

    “李毅飞。”薛高宇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

    “李毅飞?”谢长林微微一怔。

    “多水县那个纪委书记?”冷明沐也感到意外。

    “对,就是他。”薛高宇肯定地点点头,“论级别,他现在是副处级的县纪委书记。

    论主政经验,他也当过乡镇一把手。况且,”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笃定,“论对经济发展与环保平衡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路,在座的各位,包括我,恐怕都是看了他那篇发表在《中央日报》上的文章,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破局方向!

    他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是结合了基层实际和扎实理论的真知灼见!而且,他在多水县搞反腐倡廉,手腕硬,效果实,说明执行力极强!

    更别忘了,他是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博士出身!这种复合型人才,全省都难找第二个!”

    薛高宇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亮了谢长林和冷明沐的思路。

    对啊!怎么把这个“宝贝”给忘了?这小子虽然能惹事,但能力是真没得说!

    经济学博士的底子,加上在基层纪委摸爬滚打的实践,还有那两篇震动上下的雄文佐证他的视野……不正是解决铜山、阳兴困局最需要的那种“开荒牛”吗?

    谢长林眼中精光闪烁,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点,下了决断:“高宇同志分析得很到位!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人!就他了,李毅飞!”

    冷明沐也露出了笑容,补充道:“不过,他现在级别是副处,直接主政一个县,还是铜山市阳兴这样的地方,确实需要过渡。而且,他一直在纪委系统,政府工作经验还需要补补课。”

    谢长林思路清晰:“这个好办。第一,他在多水县纪委书记任上干的出色,特别是反腐成绩突出,到十月份任职就满一年了。

    对于特殊人才,我们可以破格提拔使用,符合组织原则。

    第二,”他看向冷明沐,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明沐同志,你这个曾经的‘学校书记’,现在该给这位‘高材生’布置点‘作业’了。

    下个月,安排他进省委党校,参加青干班学习,给他充充电,也让他提前进入状态。

    学习期间,重点让他思考铜山市阳兴这类资源型地区如何在环保高压下实现绿色转型、产业升级!让他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别让他闲着!”

    他又转向薛高宇:“高宇部长,李毅飞调动后的空缺,多水县纪委书记的人选,你们组织部抓紧物色,要稳重可靠的。”

    “明白!”薛高宇和冷明沐同时应道。一场关乎李毅飞仕途重大转折的安排,就在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里,三言两语间尘埃落定,而远在多水县埋头于纪委工作的李毅飞,对此还一无所知。

    此刻,李毅飞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多水县各乡镇的廉政风险排查报告,手指间夹着一支笔,眉头微蹙,思考着如何在“自身要硬”的要求下,进一步织密基层监督网络,推动清廉村居建设。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一道光影。

    他全然不知,一张由省里两位大佬亲自“签发”的、难度极高的“考卷”,已经悄然印上了他的名字,只等时机一到,便会递到他的面前。

    而这张“考卷”的考场,将不再是多水这一隅之地。来自省城的目光,已经锁定了他,一场新的、更大的挑战,正裹挟着机遇的风暴,向他奔袭而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