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44 章 苏保国的到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 144 章 苏保国的到来 (第1/3页)

    就在李毅飞被婚纱照折腾得笑容僵硬、为宾客名单绞尽脑汁的那几天里,他投向《党报》和《国家报》的两篇文章,正悄然掀起一场无声的风暴。

    稿件抵达编辑部,初审编辑拿起第一篇《论新形势下“****自身硬”的深化实践》,才读几页,眉头就拧成了疙瘩。

    内容扎实,观点犀利,字字句句直指纪检系统内部建设的关键与痛点,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近乎严苛。

    他深吸一口气,又翻开第二篇《发展的代价与守护的抉择》,心更是一沉。这文章毫不避讳地剖析当前经济发展中尖锐的环保矛盾,挑战的是许多地方奉为圭臬的模式。

    这哪是普通稿件?分明是两颗威力巨大的“思想炸弹”,一旦引爆,舆论场必然天翻地覆。

    初审编辑手心冒汗,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提级报送。稿件在报社内部沿着森严的层级一路向上,每一级负责人拿到后,办公室的灯都亮到深夜。

    他们反复研读,掂量着每一个字的分量,计算着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赞同者,拍案叫绝,赞叹其勇气与洞察力,认为切中时弊;担忧者,则眉头紧锁,顾虑其锋芒太露,是否会触及某些不可言说的禁区,引发不可控的震动。

    讨论、争议、反复权衡……时间就在这审慎的评估流程中悄然流逝。

    稿件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沉入水底,表面波澜不惊,水下的暗流却汹涌澎湃。

    最终,两篇带着分量的稿件,摆在了报社最高层主编的红木办公桌上。

    主编戴上眼镜,逐字逐句,细细咀嚼。窗外城市的霓虹映在他脸上,明暗不定。

    文章的价值毋庸置疑,其前瞻性、批判性和思想深度都达到了罕见的高度。

    然而,那巨大的发表风险也如同实质的巨石压在他心头。主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洁的桌面上敲击着,发出“笃、笃、笃”的轻响。

    良久,主编停下手指的动作,长长吐出一口气,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拿起内部保密电话,声音低沉:“按最高保密等级,继续上报。这事,我们扛不住。” 这已完全超出了报社层面可以独立拍板的范畴。

    稿件被装入特制的保密文件袋,以最机密的程序向上呈送。

    它去向何方?经过了哪些关卡?最终到达了哪个层级?无人知晓。报社高层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

    几天后,文件袋被原封不动地退回到报社。

    主编屏住呼吸,亲自拆封。当稿件的首页被抽出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在原本空白的页眉处,赫然多了一个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朱红色大字:

    “准!”

    笔锋遒劲,气势磅礴。除此之外,再无只言片语,没有任何批示,没有任何附加说明。

    这个简单的“准”字,像一道无声却不容置疑的命令,又像一块带着千钧之力的试金石,轰然砸在在场所有人的心上。

    报社高层几人面面相觑,心跳如擂鼓在胸中翻涌,却又在瞬间明了一切。

    所有的顾虑、犹豫、权衡,在这个鲜红如血的大字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

    主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混合着震惊、释然和隐隐兴奋的光芒,声音斩钉截铁:“发!按原稿,一字不改!明天,头版头条!”

    既然上面用这种方式开了绿灯,报社再无半点犹豫。两颗“思想炸弹”的引信,在这一刻,被正式点燃,倒计时开始。

    时间悄然滑向四月底。当《党报》和《国家报》的印刷厂正彻夜轰鸣,为这两篇注定要掀起滔天巨浪的文章赶制铅版时,始作俑者李毅飞本人对此毫不知情。

    他正被人生大事裹挟着,忙得脚不沾地。

    他亲自开着车,早早守在安阴市机场出站口。

    当看到未婚妻苏舒挽着母亲赵雅的身影出现在人流中时,李毅飞脸上绽开发自内心的笑容,迎了上去。他接过行李,关切地问候:“阿姨,路上辛苦了。小舒,累不累?”

    赵雅看着眼前挺拔俊朗眼神清正的准女婿,心中百感交集。欣慰于女儿找到了良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