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24 章 壕无人性的礼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124 章 壕无人性的礼物 (第3/3页)



    只见宽敞的后座上,堆着好几个鼓鼓囊囊、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蛇皮袋和纸箱。

    其中一个口袋没扎紧,露出了里面贴着红纸标签的酱菜坛子一角。

    还有晒得干硬发黑的萝卜干和用塑料袋封好的腊肉,甚至还有几只真空包装的土鸡……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混合着酱香和腊味的“家”的气息。

    李毅飞忍着笑,语气带着点无奈和暖意:“首付?掏空家底?” 他朝后座努努嘴,“喏,看见没?那才是我爸妈的‘家底’。

    他们怕我在京城饿死,恨不能把整个老家都给我搬来。

    至于房子…” 他转回头,目视前方,绿灯亮了,车子平稳起步,李毅飞的声音也恢复了那种让苏舒牙痒痒的平淡:

    “真就是空着也是空着。给你了,你就拿着。年后抽空去办过户。” 仿佛在安排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苏舒:“……”

    她看看后座那堆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家底”,又看看手里这个装着价值连城“大白菜”的文件袋,再看看身边这个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晚上吃什么的家伙……巨大的认知冲击让她彻底失去了语言能力。

    她只能紧紧抱着那个文件袋,把脸转向车窗,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翻江倒海,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是因为难过,而是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我男朋友好像是个隐藏巨壕”的荒谬感给冲击的。

    车子停在苏家别墅门口。苏舒的情绪还没完全平复,抱着那个文件袋,像抱着个烫手山芋,又像个护食的小松鼠。

    李毅飞下车,绕过来帮她拉开车门,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文件袋(苏舒下意识地攥紧了),另一只手牵着她。赵雅听到动静,已经迎了出来。

    “阿姨。” 李毅飞牵着还有些恍惚的苏舒,对着赵雅礼貌地说,“今我爸妈都很喜欢苏舒,饭吃得特别开心。

    临走时,我爸妈特意托我问问您和苏伯伯,看什么时候方便,他们想登门拜访,也跟您二位聊聊。” 他语气诚恳,姿态放得很低。

    赵雅是明白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亲家要正式见面谈婚论嫁了。

    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哎呀,太客气了!你爸爸妈妈能来,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就是…你也知道,你苏伯伯他,昨天刚回东省了。

    年底事情堆成山,又是各种会议又是下面的人汇报工作,忙得脚不沾地。

    具体哪天能抽身回京,现在还真说不好。” 她看着李毅飞,眼神带着歉意,“这样,我晚上给他打个电话问问,看能不能挤出点时间。确定好了,我马上让舒舒告诉你,行吗?”

    “行!没问题!麻烦阿姨了!” 李毅飞立刻点头,表示完全理解。他太清楚年底这些封疆大吏的日程有多恐怖了,那真是身不由己。能把话递到,表达出诚意,已经达到目的了。

    看着李毅飞的车尾灯消失在视线里,赵雅才转身,看着依旧抱着文件袋、表情有点梦幻的女儿。

    无奈地摇摇头:“还抱着呢?不嫌沉?快进来!跟妈说说,今天到底咋样?那房本…怎么回事?” 她早就注意到女儿手里文件袋里那个眼熟的深红本本了,心里也直犯嘀咕。

    接下来的两天,李毅飞彻底化身成了勤劳的送礼小蜜蜂。四合院俨然成了物流中转站。

    他开着车,后座和后备箱塞满了包装朴实的深色陶坛——里面装着他自己用老方子泡的滋补药酒。

    这玩意儿,原料地道,工序讲究,但胜在是“自酿”,属于人情往来的灰色地带,送得出手,也接得安心。

    发改委的老领导家,门铃按响。张司长开门一看是李毅飞,再看他手里那两坛贴着红纸、散发着浓郁药材香的酒,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指着李毅飞哈哈大笑:“好小子!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呢!

    这酒…闻着就够劲!行,这份‘土特产’我收了!不过小李啊,你这送礼的由头找得可真够‘朴素’的!” 话虽调侃,眼里却全是欣赏。

    中纪委那位铁面无私的顶头上司令天明,看着李毅飞恭恭敬敬放在玄关的两坛酒,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点点头:“嗯,自己泡的?有心了。

    东西放下吧,你的心意我明白。记住,好好做事,就是最好的‘礼’。” 点到即止,却让李毅飞心头一暖。

    燕大的恩师夏教授家。李毅飞没送酒,而是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里面是一个品质上乘、款式经典的手工皮包。

    “老师,学生的一点心意。不是什么贵重牌子,胜在皮质好,您上课装教案、书什么的,方便也耐用。”

    夏教授这位气质优雅的女教授,看着那做工精细的包,又看看眼前这个沉稳有礼、功成名就却不忘师恩的学生,眼中满是欣慰,笑着收下了:“你这孩子,就是心思细。行,这包我收了,比你那些师兄师姐就知道送烟送酒强多了!”

    一家家跑下来,李毅飞感觉比在多水县纪委连轴转审三天案子还累。

    身体倒还好,主要是心累——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礼物的轻重,话头的深浅,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但看着领导、师长们或欣慰或调侃或隐含鼓励的回应,那份沉甸甸的人情债似乎松动了一些,一种“该做的总算做完了”的踏实感和疲惫感交织着涌上来。

    李毅飞揉着发酸的脖颈回到四合院,看着客厅角落里还堆着没送完的几坛药酒,苦笑一声,把自己摔进沙发里,喃喃自语:“唉,这年礼送…真是累死个人。

    不过…” 他望着窗外四合院屋檐上挂着的红灯笼,嘴角又慢慢勾起一丝笑意,“这路,总算是越走越宽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