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节 油坊事件(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节 油坊事件(一) (第2/3页)

债权,当自己家里需要食用油的时候再来提取,如同银行一般。所有村民跟谢家油坊之间按照这个模式也运营了几十年了。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油坊突然之间开始说因为经营关系导致存油不足了,所以不能随时提油了,到了今年春节油坊就不再正常营业了,经常时不时关门,到几个月前就干脆公示说关门。有些人听说是油坊的老板一家因为做其他生意出现了亏空,将油菜籽都已经全部卖光了弥补在外面的欠债,所以油坊经营不下去了。但是很多村民在这家油坊里仍有很多存油,最多的一个人甚至有上千斤,因此大家都急了,在找不到油坊老板一家后多次找到了乡里要求解决问题,但最终都因为找不到老板一家而不了了之。今天有人突然发现了老板娘回来了,就联合了一些人把她抓住扭送到乡里来了,要求解决存油的问题,而其他人听到后也都一个个聚过来了,看看能不能也解决自己的存油问题,毕竟在腊月里也没啥其他大事,而过年也是家里需要大量用油的时候。

    苏牧在跟一群大爷大妈们闲聊时,突然看见调解室的门打开了,还不等苏牧反应过来,一个大爷冲了出来喊道:“老板娘说她没钱没油了,不还了,大家服不服?”而陶林也立即跟了出来,却也没来得及安抚住,让大爷喊了出来。大爷这一嗓子立即让大厅里等待的群众开始激动起来,很多人不顾陶林在门口的阻拦一下子冲进了调解室,大喊大叫的声讨。严君、陶林见事不妙,立即站在老板娘的两边,护住老板娘,严君不时喊道“大家冷静一点,冷静一点,有要求的好好说,不能有理变没理。”苏牧也好不容易挤到调解室门口安抚群众,大声做着群众的思想工作,劝他们不要往里冲了。但是现场的秩序却越来越乱了,在苏牧看来随时都可能失控了。

    在三人快要维持不住秩序的时候,乡派出所教导员带着几名民警、辅警赶了过来,才好不容易让群众的情绪安静了下来,但凡是进到调解室的人坚持要留下来了。

    严君看了看,也没再坚持让大家退出调解室,只能自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跟苏牧说道:“小苏,你进去跟老陶一起做协调,保护好老板娘,不能出事;外面的秩序交给民警。我去找卫书记汇报一下,要多安排几个人过来维持一下秩序了。”

    “好的。”苏牧点头答道,然后就挤了进去,跟陶林一人一边站在老板娘的身边,也算是护着老板娘,同时也为双方之间隔出一段距离吧,虽然苏牧觉得自己这样做对村民冲击的阻拦效果恐怕不会比没有大多少,但也是一种尽责。同时苏牧听着双方的话来话往。苏牧不由佩服,不愧是能做老板娘的人啊,一个人面对这么多人,仍然能够在言语上不吃大亏,面对大谈感情的,她是回以感情,感谢着街坊邻居在日常生意中的关照,但也明确说是生意,平常也没拖欠大家,更没有缺斤少两,是诚信经营的,现在这是生意亏本,是做生意的常态;对于恶语相向的,她也是坦然相对,只说相信这个国家是法治国家,不怕威胁;对于老人的苦情牌,她也是共情归共情,但就是不让一步,坚持现在没钱也没油了,所以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哪怕就是一个八九十岁老人的不到十斤的食用油,都是挂着虚假的歉意的表情拒绝了。苏牧不由感叹一声,果然是做生意的人啊。

    时间在不断的流逝,群众的情绪起伏不定,而老板娘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外面的天色逐渐暗下去,严君带着乡信访办和司法所的人来到中心,大声喊道:“大家静一下,现在时间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回去吃个晚饭,明天再来啊。”

    “不行,今天回去了,明天还怎么找到她?万一她跑了呢?”一个老大爷怒吼道,“不行,今天没个说法,我们不回去。”

    “对的。有人需要回去吃饭的回去,吃完了再过来。我们这么多人,大家轮流回去。”另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大爷喊道。

    “对对对,你们领导要吃饭就先去吃饭,人,我们看着。”人群中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就是没人同意严君让他们回去的建议。

    严君看这情势,知道一时是散不了了,就留下信访办和司法所的两个工作人员协助陶林、苏牧后再次离开了调解中心。但没一会就回来了,并叫来苏牧:“一会我和老陶还有其他人先去食堂那边吃饭,你和信访办以及司法所的两位同志还有几个民警留下维持秩序,我们吃过后再来跟你们轮换。”

    “好的。”苏牧点点头。

    “如果有急事的话给我电话。”严君吩咐道。

    “明白了。”

    然后苏牧就和两位信访办、司法所的同志一起留在调解室内维持秩序,而几名民警在大厅安抚群众,同时也劝解着大家回去吃饭。

    到苏牧等第二批人到食堂时,看见乡党委书记、乡长、政法书记等领导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