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规则(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规则(二) (第3/3页)

发现小魏脸色露出了一丝淡淡的惊讶,然后就点点头,“好的,秦书记,我们有数的。”

    两位评估人员立即在村书记婶婶的带领下进行房屋的评估,而秦海涛继续与村书记的叔叔在场地上聊着。苏牧觉得自己也插不进他们的聊天中,虽然他的方言已经进步很多了,但是还是有点差距的,所以他就和两个拆迁公司人员一起跟着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工作。房屋的砖混结构是一目了然的,房屋的合法面积也是明确的,但是私自建设面积的大小,却是经历一场讨价还价,从量尺是否到位,到房屋的屋界,乃至场地的砖地面积都经历了一场中国传统是智慧的计较,更不要说附属物的计算,房屋装修等级等等了。有些附属物的出现,苏牧都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连灶台上到底贴了几块瓷砖都要讨价还价一番。苏牧自认为经过大半年的工作,已经了解了农村里的村民,但今天却让自己再次感到了自己认知上的不足。是的,中国的农民是质朴的,但也是最狡猾的,面对利益也是最斤斤计较的。这也算是中国传统中的一部分了。但是让苏牧没想到的是,这次的房屋评估工作居然真的这么认真,没有因为是现任村书记的叔叔婶婶而有一丝的放水,要知道在前面的那两家虽然也有一丝争论,但绝对不像这次这么认真。

    “是秦书记的意思?还是小魏他们理解错了?”苏牧不由疑惑的看了一眼秦海涛,却发现秦海涛对这些事情根本不上心,只是在继续闲聊。

    “秦书记不可能没发现,却没出面,应该是小魏他们理解的对。”苏牧又一次为自己的情商捉急了。

    苏牧跟着两个评估人员,看着他们一步一步的工作,遇到了不懂的地方也就问他们几句,而这次回答他的基本是那个做辅助工作的小吉。慢慢的,苏牧也就和两人熟悉了。当两人最终将一份评估清单列出来时,苏牧在上面还是看到了一些实际中不存在的东西或者说是夸大的事物。但就这么一份清单交给两位老人时,两位老人仍然觉得不满意,还说着自己家里什么东西是很值钱的,房屋上什么装饰是花了多少钱的,总之就是不满意。

    秦海涛接过评估清单后看了看,对两位评估人员说:“那个把能加上的都加上吧。这家比较困难,政府照顾照顾也是应该的。”

    小魏听了之后就点了点头,然后在清单上加上了水井、水池等事物后再交给了秦海涛。秦海涛看了之后,对着两位老人说道:“你们家里有点啥,你们也清楚,现在评估清单已经只能是这样了。你们签个字。”

    两位老人拿着清单想去旁边看看时,秦海涛露出了一种不悦的语气:“还看啥,你们的东西都在清单上了,还能缺了不成。”

    两位老人互看了一下后就由村书记的叔叔在上面签字捺印。

    “你们昨晚想的咋样?”秦海涛继续问道。

    “这价格太低了,你看评估价都这个数字了,你就再加点。”村书记的叔叔嘿嘿笑道,顺手给所有人发了一圈烟。

    “价格,差不多就这个了。我们谈的是总价,评估的价格做的高点,可以说已经给了你们照顾了,不然就你们这房子能做多少补偿价啊。”秦海涛的话语让苏牧感觉有点太直白了。“反正你们这昨晚的犹豫,你们已经住不上别墅了,只能住高层的楼房了。现在早点定,你还能选个好楼层的房屋。”

    秦海涛跟两位老人又聊了一会就带着众人去了剩余两户。

    在那两家进行评估时,苏牧才发现秦海涛、小魏等人在刚刚真的已经对村书记的叔叔家给予了极大的照顾,这个评估过程就是一个压制的过程。铝合金的窗框架被视而不见,水泥场地只是记成硬化地面,场地的贴砖水池缺失了贴砖,而铝合金大门丢失了铝合金的记载,而主人家也是一项项的争取,发现有些争不下的就在其他附属物上争取,双方似乎默认的都是讲述这幢房屋应该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的样子。

    而在评估的过程中,秦海涛都跟主人家继续天南地北的海聊,似乎根本不在乎拆迁的谈判工作。

    当最后两户的评估清单也制作完成后,苏牧就跟着秦海涛等人回了指挥部准备吃晚饭了。晚饭后,秦海涛让小魏、小吉回去制作后面三家的评估报告草稿,自己则带着苏牧和拆迁公司三人去了明显是下午就约好了的一户民居。

    “评估报告草稿?秦书记,这是什么东西啊?开始两家没有啊?”苏牧这时候已经习惯了有不懂的知识就直接问秦海涛了。

    “草稿嘛,就是草稿,跟你作文草稿一样。至于那两家没有,是因为他们总价早就定了,那还需要草稿干嘛,又不用改了。”秦海涛笑着说道。

    很快,秦海涛、苏牧等人就来到了目的地。苏牧一进场地就发现场地上站了不少人,甚至还有几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