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威能电池的百亿估值(融资与全员持股细节,可跳过,下章晚点) (第3/3页)
电池整体估值为150亿华夏币,稀释股份百分之十五,融资二十二亿。
最终在律师团队和多方的协同下,签订了多份严谨详细的商业协议,这次盛大的融资会议圆满告一段落。
……
处理完这些威能电池的融资事宜。
回到公司,财务这边发来消息,汇报全员持股的进度。
“许总,公司虚拟股池已经建立,虚拟股管理委员会人选都选好了,相关的章程也都全部走完。
所有高管的期权按照比例全部兑换为虚拟股。
目前股池规模,总量为1亿股。
分配规则为每年10%,即 1000万股,用于新员工授予,剩余90%用于现有员工业绩递增奖励。
若高管连续2年未完成业绩目标,公司可按当前估值的80%回购其50%虚拟股。
普通职员连续2年未完成业绩目标同上。
虚拟股按不同员工等级,每年分配设有额度上限,目前普通职位每年最高可分配一万分红股、骨干职员可分配两万分红股。
核心研发成员、战略发展高管、每年持股最高分配50万分红股。
每年12月由各部门提交“虚拟股申请名单”,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再由您最终审批。
除增值收益外,虚拟股仅在员工退休和正常离职兑现,违纪离职则不享受增值收益。
……”
一项项内部全员持股的规范细则。
首先是虚拟股池来源。
是由许易这个创始人,从实股中划转出20%作为虚拟股池。
是的,是20%。
可不是全部股份划分出去。
并且虚拟股池的“法律所有权”仍归许易所有,全员仅享有分红权+增值权。
除此之外。
就是每年分配的分红股上限了。
分红股的发放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满足业绩、资历要求,其二则是用工资购买。
并不是说白发了。
并且,普通职员到核心成员,持有的分红股依然是有严格上限的。
并不是说一个普通的员工,通过大量购买虚拟分红股,就能躺平了。
最后就是审核机制和退出机制了。
躺平或摆烂完不成业绩的成员,无论是高管还是员工,公司都有权依据股池规则,对其虚拟股进行回购。
总的来说。
是精准绑定“价值贡献者”!
对公司越有价值,自然越能获得公司的激励。
且虚拟股分红分的是当年的净盈利,可不是公司的市值,这二者有本质区别。
像那种公司市值翻了百倍,而虚拟股分红短期翻几百倍的现象,并不会出现,因为随着研发和各项开支的投入,公司的净利润可不会这么夸张。
但毫无疑问,持有分红股的比例越多,那么每年所享有的收益也就越多。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净利润的上升,虚拟股的股价翻个几倍,几十倍也不是问题。
许易看完后稍微点点头,便签署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