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2章 懵逼的马斯克:一场发布会对标我五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2章 懵逼的马斯克:一场发布会对标我五次? (第2/3页)

尔托的特斯拉总部。

    马斯克正在工厂加班协调Model 3的量产工序,解决自动化设备的bug。

    说实话。

    尽管MODELS这台新能源跑车很出名,一直是特斯拉在国际的代名词。

    然而在他心中,最看重的还是model3这台车。

    这是决定了特斯拉从“高端小众”转向“大众市场”的关键车型,计划至少要年销量50万辆。

    否则前期做了那么多投入,得不到重大回报。

    在普通人眼里,一台售价高昂,性能吊炸天的超跑很厉害。

    然而事实却是,国际上大多的超跑厂商,压根养不活自己。

    要么被吞并,要么就宣告破产了。

    能混的好的也就那么两三家,

    何况马斯克和他曾经的团队,创立特斯拉这个品牌也并不是奔着制造超跑去的,纯电超级跑车只是噱头,一个将纯电品牌起点锚定在尽量高端的位置上。

    在没有量产能力的时候,能尽量拉投资,去忽悠大众的理由。

    不过。

    最近加州工厂遇到的量产难题,也是太多了。

    首先是供应链这边,频繁的出问题,工厂设备和工程师、工人的效率也很成问题。

    该死!!

    拿着高薪,工作却一点奋斗的态度都看不到!!

    马斯克不由想起14年的时候,他去华夏交付models的场景。

    当时。

    他和团队顺便考察了一下华夏造车工厂、供应链工厂的情况。

    得到的结果,令他很震惊!

    华夏的造车工业,在世界上可能不是最高端的,然而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性上,却非常的突出。

    最重要的是——

    那里的工人,还有工程师,工作态度是那么一丝不苟!令人赞叹!!

    不光非常喜欢自愿加班,并且服从性还非常好。

    工价和地价也无比的低廉。

    简直就是大型制造业的天堂!

    所以从那一年开始,他的内心就有了一个想法雏形,特斯拉如果要走量的话,一定需要一个更大的全球性工厂。

    一个工价成本足够低廉,市场规模够大,产业链够全面的汽车市场。

    筛选下来,华夏这片土地,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到了今天,他的团队已经和华夏政府和工信部接触过好几次了,想要谈判“建立华夏本地生产基地”的问题。

    相关的经济数据和市场调研,他们的华夏负责人已经做过测算了。

    只要将工厂落地华夏,那么至少能获得每年几十万台纯电销量。

    至于华夏的那些本土新能源企业。

    他倒不放在心上。

    笑了——

    那个三电技术,以及纯电架构的集成度,对新能源车型的理解,起码落后他们四到五年。

    可以预见,落地即碾压!!

    “Elon,近期汇总的华夏新能源市场信息,都整理好了,又有几家新势力宣布在最快明年底要实现量产,另外出现了一家值得注意的新车企……”

    就在这时。

    他的私人助理走了进来。

    马斯克立刻停下手上的工作。

    轻视归轻视。

    既然把华夏看作特斯拉接下来的大本营,对于那边新能源上下游的产业,他还是非常关注的。

    这涉及到华夏工厂后续的生产布局。

    马斯克接过简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