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加油还没我充电快,拿什么跟我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2章 加油还没我充电快,拿什么跟我打! (第3/3页)

压缩到1500元的自产成本,这样每台车可以多出1500元的毛利润。”

    孙鹏飞一口气说完最近的研发成果,和自研快充模块的量产方案。

    严格讲并不难。

    只是国内目前深入搞这个领域的企业,算下来也不多。

    才造成了快充模块的高成本和采购价。

    要是新能源车的规模再翻个几倍,相关产业链的成熟方案再多一点,恐怕很快就能将价格打下来了。

    当然。

    到那个时候,他们公司的自研模块生产成本,也只会比行业再低一大截。

    现在星辰mini每个月是一万二的销量,单车节省1500元成本来计算,也很可怕了。

    “很好,很有精神!!”

    许易满意的点点头。

    这么一来,他们星辰汽车在三电技术上的最后一块短板,也就补齐了。

    “既然快充模块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也该立项开发咱们星辰汽车自己的超充桩了。”

    许易接下来的一句话。

    给孙鹏飞整个人震傻了!

    “啊……超充桩?!”

    许易:“不错,既然要走新能源路线,我们就应该要有自己的充电桩群,不管是一二三线城市还是边缘城市和县城,都要让咱们的充电桩覆盖到大江南北,哪怕现在不铺设,也要把技术先储备上。”

    新国标的充电口规范,在年前就已经发布了。

    然而,目前国内的公共超充桩数量,还不到三十万台。

    大部分都是国家电网建设,还有小部分的第三方,分布在一二三线城市,县城和农村就比较少了。

    这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

    作为重资产投入,尽管有国家大力补贴下场,前期投入肯定是亏本的。

    可一旦形成特有的充电网络效应,就会化身为自动印钞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充电桩业务的利润将持续提升。

    为什么后来很多人投资充电桩,反而挣不到钱了?

    国家补贴退坡,是一部分原因。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充电网络的黄金地段,早就被大车企和有眼光的第三方给占领了,这种事情早布局一步,将来的回报率就会多上好几分。

    特别是大城市的充电桩位,热门商圈的出入口停车场,人流聚集的公共地区,那可是利用率极高,是实打实的黄金地段。

    不光有盈利作用,还有巨大的广告效应。

    “超级充电桩我们还没有类似开发的经验,不过市面上已经有成熟方案了,将友商的产品拿来逆向研发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听到自家老板的要求,孙鹏飞下意识就脱口而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