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章 领导…您有梦想吗?(求首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5章 领导…您有梦想吗?(求首订) (第3/3页)



    但在星辰就不一样了,充满了激情和自由的研发环境,轻松愉悦的公司氛围,最关键研发经费还高,奖金也多,没有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很多人愿意跳槽到新势力车企和名不经传的初创车企,也就不奇怪了。

    起码人家钱给得多,规矩少。

    因为环境不同,人的发挥就是会不一样。

    ……

    但即使这样。

    极星电池原本的立项验证时间,也是按一年的周期计算的。

    这种大单体电池,不单单是更改结构。

    而是从化学配方、制造工艺、结构设计,三个大方向进行深度研发。

    研发量有多么巨大,多么复杂,就不用多说了。

    之前电池研发团队刚刚组建,为了完成“A2电芯”的配方和工艺研发,就花了几个月。

    “嗯,我也是吹牛逼的…”

    许易揉了揉眼角,一摊手很坦白的承认了。

    开玩笑。

    极星电池立项才过去多久。

    现在A2电芯的验证也才刚刚完成呢。

    就是光速研发,也得讲点基本法。

    要两个季度内拿出样品验证,肯定是非常夸张了。

    但在投资者面前,不能这么说。

    毕竟预期摆在这儿了,又不是研发不出来!

    有些技术不是不实现。

    而是缓实现、慢实现、稳实现、有计划的去验证。

    研发周期偏差个半年怎么啦!

    只要最后拿出来成果,那还不是遥遥领先。

    这话一出。

    在场的众人多少有点绷不住了!!

    …

    “不过,咱们的电池研发部门规模,是时候再扩张一轮了。”

    许易又道。

    现在他们的团队研发紧张,但不代表接下来就一直会这样。

    对于大单体电芯的研发项目短期加速完成,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目前行业一流电池厂的研发,团队规模最低下限就是三四百人,头部的电池厂,研发规模也有高达上千人的。

    这一千人,更多是同时进行多方位的细分项目研发,并不是聚焦在一块。

    就光研发大单体电池这一个项目,三百人就已经是够可观的规模。

    有系统的buff加成,星辰内部目前一百号人电池研发团队的规模,效率就赶超大厂几百人团队了。

    现在这个时间点,正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疯狂发展的黄金周期。

    大多车企甚至还没意识到,早期将大量资金投入电池研发,抢占起跑线优势,是一个多么正确的事情。

    等一线电池厂成长为新能源巨头,反客为主让头部车企也只能给电池厂乖乖打工时。

    这些车企才会悔恨莫及,错过了最佳的电池技术黄金发展期啊!

    有钱了。

    就大力砸研发!

    等研发的新技术上市了,就又有钱了!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