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超前配置,400v直流快充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5章 超前配置,400v直流快充口! (第3/3页)

    不过。

    这也会造成星辰汽车前期开发成本,和初期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要开发一款在行业主流水准上的新能源车,毕竟和开发老头乐是两码事。

    ……

    “电池液冷系统和OBC+DCDC模块都已经到位了,现在可以开始测试了。”

    研发工间内。

    孙鹏飞和一众研发工程师聚集在一起。

    现在电池包这种核心部件已经下线了,也代表着整车最重大的一项研发工序彻底完成了。

    和全新的整车高压三电架构相比,车身开模和外壳冲压这种反而变成小环节了。

    现在他们测试的,是电池包的直流快充功能。

    按照许易的要求。

    新车除了各方面要过关之外,还要自带直流快充功能。

    “充电速度很快,满充功率达到了29KW,按照这个速度,最多25分钟就能从10%电量充到95%了。”

    “液冷这边的散热温度也正常,大小功率放电也正常……”

    走过几轮冲放测试,众人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欣喜之色。

    “话又说回来,这个快充配置放到入门级的车型,成本是不是有点高了……”

    王景明不由说。

    按照市面上的车型,现在搭载了直流快充功能的,起码都在八万块以上了。

    直流快充的作用——很简单。

    一是能适配国网充电桩的直流9孔快充口。

    其次就是快。

    像二十度的小电池包,60分钟左右即可充满电。

    但是对于车企来说,成本增加得也很明显。

    直流快充必须要加装直流“OBC+DCDC模块”。

    除此之外,3.3kw的交流慢充口是通过风冷散热,而直流快充口必须采用液冷和压缩机散热。

    平摊下来,每台车的前期直流快充成本,要接近四千块。

    而且这部分成本是省不下来的。

    电池散热若是处理不好,不是起火就是爆燃。

    快充模块和高压线束,强行偷工减料也会造成同样的问题。

    他们可不想车子一上市,就给整出个自燃冲上新闻头条!

    好在他们的三电架构和液冷系统都是全套自研的,只要后期生产量跟上来,倒是有很大优化成本的空间。

    孙鹏飞开口道:“按照许总的意思,是尽量不要在刚需配置上为难消费者……”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