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艺术的治愈 (第2/3页)
角。
“我...“王凤娟深吸一口气,“我需要问问画里的孩子们。“
她走向小雨小雪,蹲下身与她们平视。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三人身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圈。
“小雨,小雪,“王凤娟轻声说,“奶奶的画要帮助更多像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可以吗?“
小雪懵懂地点点头,小雨却咬着嘴唇,眼睛湿漉漉的:“会...会有人认出我们吗?“
“不会的。“王凤娟抚平女孩裙子上的一道褶皱,“这只是幅画,讲述的是所有需要保护的孩子。“
张桂兰在一旁悄悄抹眼泪,绛红色外套的袖口已经湿了一小片。周梅走过来,轻轻揽住婆婆的肩膀——这个曾经在公共场合连牵手都会尴尬的婆媳,如今却能自然地给予彼此支持。
3. 媒体的风暴
画展第二天,《城市日报》用整版报道了王凤娟和她的《雨夜》。标题触目惊心:《从受害者到发声者:一位奶奶画家的社会责任》。
王凤娟坐在新公寓的阳台上,报纸在膝头摊开。晨光温柔地抚过那些黑体字,却让她的心揪成一团。报道详细挖掘了小雨小雪的故事,甚至提到了林艳的酗酒问题——虽然用了化名,但熟悉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是张桂兰。
“凤娟!“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林艳看到报纸了,她...她要告我们侵犯隐私权!“
王凤娟的手指紧紧攥住报纸,新闻纸在她掌心发出脆弱的“沙沙“声。阳台上的茉莉花刚结出花苞,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别急,“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让周梅问问她的律师朋友。“
挂断电话,王凤娟呆坐在藤椅上。她本意是想帮助更多孩子,却可能给小雨小雪带来更多伤害。窗外的鸟鸣声突然变得刺耳,阳光也显得过于刺眼。
门铃响了。王凤娟拖着沉重的脚步去开门,发现周梅和李强站在门外,两人脸上都带着凝重的表情。
“妈,情况我们了解了。“李强一进门就说,他今天没穿警服,但站姿依然笔直如松,“这事不构成侵权,但...“
“但舆论可能会伤害孩子。“周梅接过话,她今天没化妆,眼下有明显的青黑,“基金会那边同意撤回明信片计划。“
王凤娟看着儿子和儿媳,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冲动给家人带来了多少麻烦。李强警队的工作那么忙,周梅正在准备重要项目,却都要为她的事情奔波。
“我...我做错了吗?“她轻声问,声音里的脆弱连自己都感到陌生。
周梅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颤抖的手:“妈,您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有些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李强蹲在母亲面前,这个高大的警官此刻像个无助的小男孩:“妈,下次...能不能先跟我们商量?“
窗外的阳光渐渐强烈起来,照进客厅,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地板上,交织在一起。
4. 艺术的疗愈“
画展最后一天,人少了许多。王凤娟独自站在《雨夜》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