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16章 最甜的情话,最苦的电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16章 最甜的情话,最苦的电报 (第2/3页)

下一个油光锃亮的唇印。

    周毅被她“偷袭”,整个人都僵住了,从脸红到了脖子根,半天憋出一句:

    “你……你这是干什么!跟小狗似的!”

    嘴上嫌弃得不行,但第二天早上苏晓晓醒来时,却发现他脸上的唇印,还完好无损地留着,压根没舍得擦。

    爱情甜蜜的同时,事业也迎来了大丰收。

    “军嫂美食互助小组”经此一役,因祸得福,名声大噪。

    政委为了表示对她们的支持,特事特办,直接大手一挥,将团部后院一间长期闲置、足有上百平米的大库房,批给了她们当做正式的生产车间。

    不仅如此,政委还亲自题了字,让人做了一块大大的牌匾,红底金字,挂在了库房门口——

    “军属模范生产小组”。

    挂牌匾那天,整个大院的人都去围观,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比过年还热闹。

    苏晓晓站在牌匾下,看着身边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看着远处那个倚在树下,正满眼骄傲和温柔地望着自己的男人,心中充满了幸福。

    她觉得,自己重生以来,所有的努力和冒险,在这一刻,都值了。

    一切,都在朝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老话总说,乐极生悲。

    就在苏晓晓以为自己可以就这么一路开挂,带领姐妹们发家致富,和自家男人甜甜蜜蜜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电报,打破了这份宁静。

    那天下午,苏晓晓正在新车间里,和军嫂们一起规划着生产区的布局。

    “这边,咱们做成原料区,奶粉、面粉都放这儿,要干燥通风。”

    “那边,靠窗的位置,做成晾晒区,专门晾牛肉干。”

    大家正讨论得热火朝天,通讯员小李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嫂子!苏晓晓嫂子!有您的电报!”

    电报?

    这个年代,电报可是个稀罕物,不是十万火急的大事,没人会花这个钱。

    会是谁?

    苏晓晓接过电报,心里莫名地有些发慌。

    展开那张薄薄的纸,一行简短、粗暴、充满了命令口吻的铅字,映入她的眼睛里。

    【苏晓晓:速寄钱叁佰圆回家,弟大强娶媳妇用,不得有误,否则后果自负。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