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为朕,为天下,再弈此局! (第2/3页)
面对这般局面,怕是早已将他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恨不得立刻将尚方宝剑捧到面前,将这风雨飘摇的国运尽数托付。
但他不是。
“五年平辽……”朱由检低声咀嚼着这四个字,缓缓摇头,眼神中带着复杂与惋惜。
在朝野失声的时刻,这份豪情确有千钧之力,足以扫清天下暮气。
但朱由检更明白,这并非一份深思熟虑的战略,而是一份将君臣一同置于悬崖之上的军令状。
一旦期限临近,功业无成,这股曾将他捧上神坛的力量便会化为最猛烈的风暴,反噬君臣,动摇国本!
然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致命的,是他的狂悖,是他对皇帝的漠视!
“矫诏,擅杀毛文龙!”
当这件事在心头掠过时,朱由检的瞳孔骤然一缩,这才是他心中那根最深最毒的刺!
一个可以无视皇帝号令,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擅自斩杀方面大将的统帅,要如何指望他去一丝不苟地执行一个需要多方协调,甚至在某些时候需要他本人暂时退让的复杂策略?
朱由检可以容忍一个将领战略上的瑕疵,甚至可以容忍他性格上的孤傲,但绝不能容忍一个视君权为虚设的帅臣!
至此,朱由检心中那最后一点对历史的路径依赖,也随之烟消云散。
否决了袁崇焕,他心中对所需帅才的画像,已然清晰得如同镜中之影。
此人必须懂战略,而非仅仅懂战术;必须懂政治,能平衡朝堂、将门、边疆的复杂关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韧性,能忍受长期的投入而不急功近利。
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此人必须能完全理解他的意图,并对他有绝对的忠诚!
在这幅严苛到近乎不存在的画像上,一个苍老清瘦却无比坚毅的身影,缓缓浮现。
前帝师,大学士,曾督师辽东的——孙承宗!
一手构筑了关宁锦防线的骨架,其核心思想“步步为营,渐次恢复”,本身就蕴含着长远而稳健的战略眼光。
以文官之身,却能让关外骄兵悍将俯首帖耳。
能力,威望,耐心,格局,无一不符!
更何况,他是帝师。
是曾经一句一句教导皇帝读《资治通鉴》的恩师,这份君臣之外的师生情谊,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就是他了!
朱由检心中一定,再无半分犹豫。
他霍然起身,走到御案一侧开始研墨,墨锭在砚台里旋转,发出沙沙的声响,一如他此刻心中即将付诸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