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紫袍加身 (第2/3页)
墨的那个徒弟?”
太子点头,将苏微托靖安带来的《砚微染谱》呈上:“父皇您看,她把江南的染材都记在了上面,连西山的紫草,都被她调出了新色。”
皇帝翻到“霞映紫”那页,见上面写着“苏木三钱、紫草五钱,梅雨水浸泡三日,忌铅粉,宜草木灰固色”,忽然笑了:“沈墨当年说‘染布如治国,底色正了,再花哨也塌不了’,这话果然没说错。”他合上染谱,“传朕旨意,封苏微为‘江南染正’,赏紫袍一袭,准其出入宫廷,为后宫染制衣料。”
靖安愣住了,紫袍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一个民间染匠得此殊荣,还是头一遭。他接过圣旨时,指尖都在抖,忽然明白沈砚舅爷爷说的“染布染到极致,是能染进史册里的”。
八月十五·南京砚微染坊
苏微穿着御赐的紫袍,站在晒布场中央时,伙计们都跪了下来。紫袍的料子是她亲手染的“霞映紫”,用的是头茬紫草和陈年苏木,在月光下看,像落了层星光。
“都起来吧,”苏微扶起身边的陈小姐,“这袍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砚微染坊的。”她从袖中取出皇帝御笔题写的“草木有灵”匾额,“圣上夸咱们的染法‘守心守正’,往后,更要把这四个字刻在染缸里。”
沈砚站在廊下,右肩的旧伤早已无碍,此刻看着穿紫袍的苏微,忽然想起初见时她红着眼圈道歉的样子。那时她总说“怕做不好”,如今却能站在众人面前,把“草木染”三个字,讲得比谁都响亮。
“阿竹的杭州分号,明年可以加开染材铺了,”沈砚走上前,替她理了理袍角,“我跟漕帮老帮主说好,江南的染材,由咱们统一收采,再也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靖安则捧着新的染谱,上面添了“宫墙红”“琉璃黄”——是他跟着宫廷染匠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