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满载而归,仕途一片光明 (第2/3页)
怎么就转败为胜了呢?
见到杨副部那气定神闲的发言表态,他们更加笃定:
杨副部这次没有失手,而真正出纰漏丢人的,只有他们俩。
现在,东洋国这边是鱼不跳水不响,风平浪静。
傻瓜都看得明白,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
看来是杨副部处变不惊,力挽狂澜。
哎哟,太感谢杨副部,若不是他的运作,估计现在东洋国媒体,早把他们俩的丑行,公诸世界了。
但这样一来,回国之后他们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今后,只能视杨副部马首是瞻,跟着他鞍前马后地干了。
当天,队伍回到上海。
杨副部单独在中山北一路办事处设宴,专门接待了刘丰小组三人。
当场表扬他们尽心尽职,为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留下一句话,说今后有什么事,你们尽管上部里去找他。
这句话进入李雪峰耳朵里,只是微微有些涟漪,没有浪花。
可在刘丰看来,这无疑是一架官位升迁的梯子,心里波涛汹涌。
“多谢杨副部看得起晚辈,能得到前辈栽培,是我一生荣光,我愿追随前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丰站着端起酒杯,仰脖一口闷。
他这是在站队表决心。
杨副部今年五十有二,父辈是长征老干部,他本人又留苏回国,属于既有政治靠山,又有知识学历的双料高级干部,前途无量。
而刘丰属于技术性管理干部,年富力强,他盼望着自己有个靠山,从此仕途一片光明。
天赐良机,焉能错过。
酒桌上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最后是喝得醉醺醺收场。
第二天,李雪峰被要求赶回*43厂,因为他前后离开差不一个月。
第三天,刘丰和他都不放心厂里。
而刘丰呢,尚需留在上海处理几天业务,主要是BP机订单。
吴咏梅仍旧先回上外,她半年进修结业,需办理相关手续。
所以,只有李雪峰一人坐上121次特快,返回省城。
到达省城火车站,已是凌晨。
他归心似箭,没有出站便穿过站台,爬上贵阳至广西的绿皮火车。
大清早五点,可以在云都东站下车。
反正厂里会派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