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秋菊打官司 (第2/3页)
少》电影拷贝。
教育部门也鼓励各地中小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35mm电影拷贝预定数量为52个,16mm拷贝预定267个,8.75mm拷贝预定21个。
首批预定拷贝超过三百个。
杨制片预计《一个都不能少》电影拷贝能卖出上千个,甚至有希望跻身年度前20名。
“哈哈李导,恭喜你了,第一部电影就创造了这么好的成绩。”
杨制片在电话里非常开心,说一句话笑了三次。
“恭喜什么,电影是中影公司的,卖得再多也不会给我分钱。”
李茂森淡淡地说。
他虽然在给北影拍戏,可工资依然由武术院那边发放,每月五十多块,北影厂这边只给他一点点补贴,每月7块5。
别小看这7块5,这已经是北影厂最高水平补贴了。
据刘小庆说,他们在拍摄电影《红楼梦》时,不仅没有片酬,甚至连补助都没有。
因为补助问题,扮演史湘云的演员在厂里张贴谢铁丽导演的小字报。
谢导专门找到厂里申请,厂里将他们的补助从7块钱提高到7块3,剧组演员从此过上较为宽裕的生活。
“哈哈,李导,你现在又不缺钱,要那点钱干什么?现在《一个都不能少》引发观影热潮,这说明你的电影拍得好,很受人民群众喜爱,这不是喜事吗。”
杨制片笑道。
“有道理,等拷贝数量超过1000个,我们庆祝一下。”
“哈哈,要得要得。李导,上次你说在写新剧本,剧本写得怎么样?”
杨制片问道。
“早着呢,写完了通知你。”
“行,你安心写剧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告诉我,我继续给你搞后勤。”
挂上电话,李茂森继续写新剧本《秋菊打官司》。
该剧本根据作家陈源斌发布在《华夏作家》杂志上的中篇小说《万家诉讼》改编。
《万家诉讼》原小说讲的是一个发生在徽州农村的案子。
农村妇女何碧秋因丈夫被村长王长柱踢伤下身,在村委会调解、乡派出所处理后仍坚持要求公开道歉,先后经历六次诉讼程序,最终法院判决王长柱承担赔偿责任,但不支持何碧秋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