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禹步九灵斗罡! (第3/3页)
剩余四个武士刀在半空,陈湛已经借助后蹬的力道,一闪而过,
四道鲜血喷出,人未倒地,陈湛已经接近川岛平子,身前只剩下两个北辰一刀流武士。
这两人面色沉静,胸口绣着长刀印记,两人都是两把刀,比刚刚死的五人多一把。
待陈湛到来,瞬间一起拔刀,刀光闪烁。
“拔刀斩!”
北辰一刀流的经典绝招,需要蓄力而发,一刀凝聚所有力道和锋锐,不斩敌,便是败亡。
这种招式是决斗之中进化出来,一般一对一会有奇效,但此时却是两人一人一刀,倾尽全力斩向陈湛。
而陈湛的步伐完全不停,嘴里还在说话:“大佐,跑什么?不是要找陈某吗?”
川岛平子脚步不停后退,但听到陈湛轻佻的话语,顿了顿,转头道:“你找死!”
陈湛不答话,因为刀斩到身前了。
但让人无法理解的一幕发生了,刀明明砍到陈湛身上,速度极快,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影子,却没有着力感,仿佛砍在空气当中。
在两个北辰馆武士眼中。
陈湛以一种玄奇的步伐,踏出一步,仿佛变换一重天地,虚幻现实之间来回转换,
禹步九灵斗罡!
也叫做‘步罡踏斗’,陈湛在从道书《洞神八帝元变经》和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当中攫取灵感。
道教对禹步起源集中于《洞神八帝元变经》的记载,大禹治水至南海之滨,见神鸟禁咒时的奇异步伐能翻动巨石,无视巨石体积和重量,仿佛在虚幻和现实当中循环。
遂模仿其行创为禹步。
这种“鸟禁”行为在道教语境中被赋予神圣意义,鸟被视为通神媒介,其步伐暗含天机。
《洞神八帝元变经》强调禹步“为万术之根源”。
葛洪《抱朴子内篇》进一步将禹步与驱邪功能结合,记载道士入山林时以禹步配合符咒辟虎狼,使禹步从单纯的步法升华为一种术法。
传说罡单以四灵、二十八宿、九宫八卦构成,将步法咒术转为仙法道术,道士通过禹步“蹑天纲、履地纪”,实现人神沟通。
陈湛使出的“禹步”自然没有上古神话“鸟禁”术法的威能,也无法沟通仙神。
但通过二十八宿、九宫八卦构成的步法,让对手在步法错落当中产生幻觉,已经有了一丝神威。
陈湛再连续三步,又从虚幻现实当中来回转化,已经与两武士错落而过。
两人眼睛中好像出现幻觉,用力眨眼。
但发现眼睛不听脑子控制。
头颅落地的时候,才看清陈湛并非介于虚幻,而是他们产生了幻觉,以为砍中陈湛了。
陈湛的禹步,最多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若真能沟通仙神,实现“为万术之根源”的法门,他也不必亲自出手,深陷险境。
直接远远降下雷罚神通,日本人灰飞烟灭,也不必如此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