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路上的银钱护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山路上的银钱护卫 (第3/3页)

竹叶纹发呆:"统制,这纹路咋越摸越像我娘绣的平安符?" 赵猛望着他年轻的侧脸,想起自己刚入伍时,老娘也是用红绳系着银钱塞进他怀里:"竹叶能挡风雪,能做箭杆,还能编筐装粮。" 他拍拍王老五肩膀,"咱们护的钱,就像这竹叶,看着纤弱,却能撑起整个春天。"

    行至最高处的 "望乡台",赵猛忽然让全队停下。月光如银粉般铺在新币上,他取出枚新币,对着故乡的方向轻轻一抛。银币划出的弧线穿过云海,像颗坠落的星子,照亮了远处羌寨的灯火。"看见那些光点没?" 他对围拢的队员们说,"每个光点下,都有等着新币换粮的百姓。咱们流的血,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能喝上一口白粥。"

    李老四望着银币消失的方向,忽然摸出怀里的旧钱 —— 那是他爹用命换来的假币,至今带着血渍:"统制,等咱们的钱走遍蜀地,是不是就没人敢用铅钱了?" 赵猛摇头:"铅钱杀得了人,杀不了人心。" 他指向新币上深峻的戳记,"只要咱们的钱足色足重,百姓就会像信山神一样信它,这才是最硬的护卫。"

    五更天,骡车抵达茂州边界时,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羌笛。迎接的人群举着火把,火光映得新币通红,像捧着簇簇跳动的小火苗。老族长的孙子阿木跑在最前面,羊角辫上系着的新币叮当作响:"赵大人!阿爷说,有了这些钱,开春能换二十担青稞种!"

    赵猛弯腰抱起孩子,新币的凉意透过衣袖传来:"阿木,你知道这钱上的字是咋刻的吗?" 他指着 "涂山官炉" 的戳记,"是老周师傅带着徒弟们,在工坊熬了三天三夜,一刀一刀凿出来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把新币贴在耳边:"听见没?钱在唱歌呢!"

    山风掠过,新币与铜铃的合奏穿过山谷,惊起群鸦。赵猛望着渐渐泛白的天际,想起老周说的 "铸钱如铸魂"。这些带着匠人温度的银钱,终将穿过每一道山口,走进每一户羌寨,成为百姓掌心的温暖,成为乱世中不倒的丰碑。而他知道,自己护卫的从来不是车中的银钱,而是千万个像阿木这样的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看见母亲用新币换来的青稞粥,在灶台上腾起袅袅热气。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青泥岭,赵猛看着队员们疲惫却坚定的面容,忽然明白:真正的护卫,不在刀枪剑戟,而在百姓眼中的信任。就像手中的新币,只要足色足重,便能在这乱世的山路上,踏出一条通向清明的大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