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推论 (第2/3页)
,因为朱允熥说的可能性非常大。
很简单,朱樉在封地犯下的罪孽,都够砍几次头了。要不是朱元璋的舔犊之情,早就把朱樉杀了,怎么可能选他当太子。
相应老三朱㭎、老四朱棣,也就没机会了。
接下来,自然要从东宫第三代开始选。
只是他们在听到朱允熥后面的话,都不由自主的翻个白眼,都什么时候了,还夹带私货。口头上占便宜,幼稚可笑。
倒是朱允炆又一次破防了,很想说,自己是二哥,不是三弟。但环顾四周,没敢开口。
朱允熥又道:“而我和三弟允炆之间,大概率会选允炆。”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朱元璋眉头一挑,故意道。
朱标则不解道:“为何?是因为嫡长身份?”
太子妃吕氏暗喜之余,又有些忿忿不平,果然,朱允熥这个小王八蛋,是故意说允炆是庶出,还故意喊他三弟,就是为了让允炆失去嫡长身份。
倒是朱允炆没想那么多,只记住自己是东宫嫡长子,父王朱标没了,自己有机会被立太孙。
朱允熥摇了摇头:“不止是因为这个原因,还因为我母妃已故,没了父王,那就是孤家寡人,没人支持我。”
“再者我母妃常氏,是武勋之后,让我天然站在勋贵一方,而且三弟允炆亲近文臣,又缺乏主见,容易被操控,文臣们不会选我,只会选他。而皇爷爷一心想着一辈人,把三辈人的事都做了,想让后人当个太平皇帝,也不会选我。”
难怪朱允熥这么紧张标儿的身体,原来他是在自救啊!
朱元璋看了看朱允熥,又回想过往,心里恍然之余,又有些纳闷,那他为何都说出来?明明有很多方法解决,为何选择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是真有心机,还是没脑子?
朱标愣了愣,摇头道:“允熥,你这个假设不妥,你把文臣想的太坏了。他们大多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学的是治国安邦之策…”
“父王,你要这么说,那我可有话说了,前朝大宋是怎么亡的?”
朱允熥一听,就不高兴了,直接争辩道:“不就是把皇帝关在笼子里,让一帮子文臣给玩完的吗?”
“荒谬,赵宋灭亡,是皇室软弱,军备松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