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古诗卷轴引风波(二) (第2/3页)
刀,神色严肃,一看就不是善茬。
“是城主府的人?不对,城主府的人穿的是青色制服,这些人的衣服颜色不对。” 旁边桌的茶客低声议论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紧张。
那队黑衣人很快来到烟雨楼前,翻身下马,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脸上一道刀疤从额头延伸到下巴,显得格外狰狞。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烟雨楼内的茶客,最后,视线落在了林夏怀中的木匣上。
林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如同实质一般,带着强烈的压迫感。她下意识地将木匣往身后藏了藏,身体微微紧绷,做好了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这位姑娘,不知你怀中抱的是什么东西?” 刀疤脸迈步走进回廊,声音粗哑,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周围的茶客见状,纷纷低下头,不敢出声,生怕惹祸上身。
林夏强作镇定,抬起头,迎上刀疤脸的目光,说道:“只是一些随身物品,与公子无关。” 她知道,此刻不能示弱,否则只会让对方更加得寸进尺。
刀疤脸冷笑一声,向前逼近一步,伸出手就要去夺林夏怀中的木匣:“随身物品?我看不像。说不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让我检查检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突然伸了出来,拦住了刀疤脸的动作。“这位兄台,光天化日之下,强抢一位姑娘的东西,未免太不讲道理了吧?”
林夏惊讶地转过头,只见拦住刀疤脸的正是刚才坐在她身边的月白长衫男子。此刻,男子脸上的温和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威严,眼神中带着几分冷意。
刀疤脸被人拦住,顿时怒不可遏,猛地抽出手,就要对男子动手:“哪里来的臭小子,敢管老子的闲事?不想活了是吗?”
男子丝毫不惧,轻轻一侧身,便避开了刀疤脸的攻击。他手中的油纸伞轻轻一旋,伞柄朝着刀疤脸的手腕打去,动作快如闪电。刀疤脸只觉得手腕一麻,整条手臂都失去了力气,他惊讶地看着男子,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厉害的身手。
“你到底是谁?” 刀疤脸警惕地问道,眼中满是忌惮。
男子淡淡一笑,说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姑娘是我的朋友,你不能动她。”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将林夏护在了身后。
林夏看着男子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她不知道这个陌生男子为什么要帮自己,但在这一刻,他无疑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刀疤脸看着男子,又看了看周围围观的茶客,知道今天想要强行夺取木匣已经不可能了。他冷哼一声,恶狠狠地说道:“好,算你厉害。咱们走着瞧!” 说完,便带着手下的人转身离开了烟雨楼。
直到黑衣人走远,林夏才松了一口气,她对着男子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公子出手相救,小女子感激不尽。”
男子扶起她,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温和,说道:“姑娘不必多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就是分内之事。只是看那些人的模样,似乎是冲着姑娘怀中的木匣而来,姑娘此次前来姑苏,莫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林夏犹豫了片刻,她知道,眼前的男子绝非普通人,而且他已经帮了自己,若是再对他隐瞒,未免有些不妥。于是,她轻声说道:“实不相瞒,我怀中的木匣里,装着一卷古诗卷轴,是外祖父临终前托付给我的,让我送到姑苏城一位姓苏的故人手中。只是没想到,这卷轴竟然引来了这么多人的觊觎。”
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若有所思地说道:“姓苏的故人?古诗卷轴?难道姑娘外祖父所说的故人,是住在城西狮子林附近的苏老先生?”
林夏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公子认识这位苏老先生?” 她从外祖父口中只知道要找一位姓苏的故人,却不知道具体的地址,正愁无处寻觅,没想到眼前的男子竟然知道线索。
男子点了点头,说道:“苏老先生是姑苏城内有名的学者,尤其擅长研究古诗字画,我曾有幸与他探讨过几次学问。只是苏老先生去年染了一场重病,身体一直不太好,如今深居简出,很少见客。”
“那不知公子能否告知我苏老先生的具体住址?” 林夏急切地问道,只要能将卷轴安全送到苏老先生手中,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就能落地了。
男子沉吟了片刻,说道:“姑娘不必着急,今日天色已晚,而且刚才那些黑衣人肯定还在附近盯着,此刻前往苏老先生家中,恐怕会给苏老先生带来麻烦。不如这样,姑娘先随我去一处安全的地方暂住一晚,等明日风头过了,我再亲自带姑娘去见苏老先生,你看如何?”
林夏想了想,觉得男子说得有道理。刚才那些黑衣人虽然离开了,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现在贸然前往苏老先生家中,很可能会把危险引到苏老先生身上。而且,她对姑苏城并不熟悉,有男子这样一位熟悉当地情况且身手不凡的人相助,无疑会安全许多。
“那就多谢公子了。” 林夏感激地说道。
男子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不必客气,我姓沈,单名一个砚字。姑娘若是不嫌弃,叫我沈砚便可。”
“沈公子,我叫林夏。” 林夏轻声说道,心中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