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六章林夏初入徐州城(二) (第3/3页)

脸上,他浑然不觉,直到张老板夺下他的锤:“你想把铁砧砸穿吗?”

    “张叔,我想做把刀。” 林夏的眼睛通红,“一把能劈开谣言的刀。”

    张老板沉默了半晌,从墙角拖出块黑沉沉的铁坯:“这是镔铁,我藏了十年,本想给我儿子做把成年礼的刀。你拿去练,啥时候能把它打成剑,啥时候再说别的。”

    镔铁比普通铁器硬十倍,林夏的手很快就磨出了血泡。夜里在客栈,他就着油灯挑破血泡,涂上沈知言给的药膏,第二天接着打。府学他还是照去,只是不再坐前排,总躲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默默看书、抄书。

    周先生看在眼里,没说什么,只是每次讲完课,都会额外给他留几页批注过的书稿。有次林夏发现,书稿的空白处,用极细的笔写着 “沈府近况安好”。

    入冬的时候,林夏终于把那块镔铁打成了剑坯。剑身狭长,寒光凛冽,虽未开刃,却已有了慑人的气势。张老板摸着剑身,连连点头:“好小子,这剑有魂。”

    那天傍晚,林夏提着剑坯去梨花巷。李主事正在院子里扫落叶,看见他,愣了愣:“林小师傅?”

    “李大人,” 林夏把剑坯放在石桌上,“我想求您件事。”

    “你说。”

    “我想把这剑献给巡抚大人。” 林夏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我听说巡抚大人明日巡查徐州,我想当着众人的面,替沈公子辩白。”

    李主事的手抖了一下,扫帚 “哐当” 掉在地上。“你疯了?” 他压低声音,“沈案是朝廷钦定的,你一个铁匠,凑什么热闹?小心把自己搭进去!”

    “我爹说过,” 林夏摸着冰冷的剑坯,“打铁要趁热,做人要趁直。沈公子帮过我,帮过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我不能看着他被人冤枉。”

    李主事看着他冻得发红的耳朵,突然叹了口气:“罢了,我带你去。巡抚大人是我同年,或许会给几分薄面。” 他捡起扫帚,“不过你记住,话要想清楚再说,别冲动。”

    第二天一早,巡抚的仪仗在鼓楼前停下。林夏挤在人群里,手里紧紧攥着剑坯。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他却觉得浑身发烫。

    “徐州知府王大人,参见巡抚大人!” 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员跪在地上,声音谄媚。

    “起来吧。” 巡抚的声音很威严,“沈万堂一案,查得如何了?”

    王知府的脸色僵了一下:“回大人,证据确凿,沈万堂确有通倭之嫌,其家产已尽数抄没……”

    “胡说!” 林夏不知哪来的勇气,猛地往前冲了几步,被卫兵拦住。

    “放肆!” 王知府厉声喝道,“拿下这个流民!”

    “等等。” 巡抚抬手制止了卫兵,“你有何话要说?”

    林夏举起手里的剑坯,声音在寒风里微微发颤,却字字清晰:“大人,沈公子是好人!他帮我找活干,帮我读书,还常常接济穷人。这把剑,是我用他教我的道理打成的,求大人明察!”

    人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说这小子疯了,有人偷偷给他使眼色。李主事站在后面,手心全是汗。

    巡抚盯着林夏看了半晌,突然笑了:“这剑坯打得不错,是谁教你的?”

    “是…… 是我爹,也是沈公子。”

    “哦?” 巡抚饶有兴致,“沈万堂还懂打铁?”

    “他说,” 林夏的声音哽咽了,“他说做事和做人一样,都要用心。”

    巡抚沉默了片刻,对身边的随从说:“把这剑坯收下。还有,沈案卷宗,我要带回省城重审。”

    王知府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林夏站在原地,直到巡抚的仪仗走远了,才发现自己的腿一直在抖。李主事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种。”

    雪又下了起来,落在林夏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白糖。他抬头望去,徐州城的屋檐下挂着冰凌,晶莹剔透,像一把把倒悬的剑。他突然觉得,这城里的雪,比淮阴的要干净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