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天庭最大关系户 (第3/3页)
:“当年之事,错综复杂,非一言能尽。”
孙悟空闻言,更是感慨,目光不由得又落回被捆在铜柱上的陆凡身上。
此前,他对陆凡的情感,多半是出自同门之谊。
陆凡是师父菩提祖师亲口承认的关门弟子,是他的小师弟。
于情,同出一门,自当相互扶持。
于理,师父对他另有期待,这份嘱托他不能辜负。
因此,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下陆凡。
但这份情谊之下,对于陆凡这个人,他究竟品性如何,孙悟空心里其实并无十足的把握。
诚然,陆凡这一世的行事,是挑不出错处的。
他听闻陆凡为报父母之仇踏上仙途,一路上却也行侠仗义,做了不少好事。
路过他那花果山时,还曾出手帮衬过他的猴子猴孙。
听闻他齐天大圣的故事时,那份发自内心的共情,也不似作伪。
能跟他猴子共情的,能是什么坏人?
况且,师父的眼光何其高,若陆凡真是心性不正,又怎会被收入门墙?
可这些,终究只是这一世。
陆凡的前世种种,在三生镜映照出来之前,谁也无法断言。
所以,当那净念菩萨提议请出三生镜,要照陆凡触犯天条、不敬仙佛的因果时,孙悟空心中是有些打鼓的。
他怕。
那净念是个心思阴沉的,摆明了是想挖出陆凡最不堪的一面。
孙悟空是真的担心,怕这镜子照出来,陆凡前世是个什么穷凶极恶之徒。
到那时,天庭公审的结果且不论,他自己心里这道坎就过不去。
他孙悟空,生平最是嫉恶如仇。
当年西行路上,那些为非作歹的妖魔,他棒下从不留情。
便是凡间的强盗,他也一并打杀了,为此不知与那肉眼凡胎的师父争执过多少回。
倘若陆凡的前世当真不堪,他实在不知该如何昧着本心去救他。
哪怕,他是师父亲点的弟子。
因此,净念提议之时,他心底的第一个念头,竟是拒绝。
眼不见,心不烦。
他不愿意承认。
可在那个瞬间,他确实觉得,只要不看,只要不知,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将这份同门之谊维持下去。
他害怕自己一直坚守的善恶信念,要与这份师门情谊,做一次艰难的取舍。
然而......
现在,他心中只剩下庆幸。
太好了!
当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