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立朱允炆,众望所归?【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章立朱允炆,众望所归?【求月票】 (第2/3页)

   “懿文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万民所望。太子妃常氏薨逝后,吕氏继位中宫,主持东宫,母仪有度,其子允炆殿下,于礼,当为太子嫡长子。”

    “此乃‘继室如嫡,其子承重’之义。”

    “《礼记》有云:‘继室之子,尊同嫡长。’历朝历代,继后之子承继大统者,不胜枚举。”

    “允炆殿下承太子之嗣,继太子之统,名分早定,无可争议。此其一也!”

    刘三吾引经据典,将继室之子的法理地位,拔高到与元配嫡子同等。

    甚至把朱允炆当作朱标实际上的长子,符合承重之责,巧妙地绕开了朱允熥的嫡子身份,为朱允炆正名。

    老朱紧绷的下颌线,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丝。

    刘三吾的话,直指他最需要解决的法理问题。

    尽管他心里早就认同朱允炆是嫡子了,但他需要别人也认同。

    紧接着,黄子澄站了起来,他神情激动,带着一种初生牛犊的锐气和为弟子辩解的急切:

    “皇上!允炆殿下虽年少,然天资聪颖,仁孝性成。其纯孝至性,天地可鉴。太子殿下病重之时,殿下昼夜侍奉汤药,衣不解带,数月如一日,以致形销骨立。”

    “此等至孝,感天动地,岂是寻常少年可为?此乃大德之基!”

    他先以孝定调,将朱允炆的仁弱转化为令人感动的美德。

    “至于学问!”

    黄子澄声音更加清朗,充满信心:“殿下敏而好学,手不释卷。于经史子集,皆有涉猎,尤精《尚书》、《大学》,深明治国修身之道。”

    “臣侍讲东宫,亲见殿下析理之明,见解之深,常令臣等叹服。”

    “假以时日,必成明君圣主。”

    “皇上明察秋毫,慧眼识珠,为江山择此仁德之主,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最后,一直沉默的梅殷也站了起来。

    他身份特殊,既是勋贵,又掌部分兵权。

    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梅殷没有引经据典,而是对着老朱抱拳一礼,声音沉稳有力:

    “皇上!臣掌后军都督府,深知军心所向。将士们盼的是明主,盼的是太平。允炆殿下仁厚之名,军中亦有耳闻。殿下乃太子嫡脉,承太子仁德,此乃众望所归!”

    他目光炯炯,语气斩钉截铁:

    “至于那些勋贵宿将,封疆大吏,乃至藩王。皇上天威赫赫,乾纲独断,谁敢不服?!若有心怀叵测、胆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