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一切都是正确的选择 (第3/3页)
外面飘着雪,他们最后一批人还开着那破车从梁赞(莫斯柯以东城市)赶回来交钱!”
秦远的目光扫过那曾经堆满货物、现在却空空如也的仓库,缓缓点了点头。
他没有特别激动的表情,但眼底深处的满意和一丝真正的意外却无法掩饰。
“嗯,建华做得很好。”他平静地说道。
这不仅仅是“卖力”两个字能概括的。
在刚子和娜塔莎等人眼中可能只是“豁出去命干”,但在秦远看来,陈建华所展现出的,是远超他预期的主动性、组织能力和战略眼光。
他不过是在车上隐晦地提点了商业模式的构架和未来的图景,陈建华竟能如此迅速地理解、内化,并爆发出如此强劲的行动力!
他不仅在两天内组织人手消化了莫斯柯各大学剩余的库存,更利用新吸纳的苏联学生骨干谢尔盖等人的关系网络,将触角伸向了莫斯柯周边的几座卫星城!
刚子跟着补充道:“建华,真按您那天说的意思办的!”
“他让谢尔盖连夜打电话回老家梁赞,联系了两个在读的中学同学,那边市场也刚开张,缺这些东西!”
“昨天下午他就亲自跟着谢尔盖,开车把足足二十袋货全拉过去了!”
“好家伙,回来说那边的人抢疯了,价格一点不比莫斯柯差,六百卢布一件的大衣都抢着要!”
“听说隔壁的图拉也有人听到风声在联系了!”
听到这,秦远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苏联轻工业的极度匮乏,消费品市场的巨大缺口,以及普通民众对卢布购买力即将崩溃的普遍恐慌,共同铸就了这个烈火烹油的特定窗口期。
羊毛大衣的价格从最初的五百卢布一路被市场推高到六百卢布,却依然挡不住人们将其当作硬通货的保值心理而疯狂抢购!
牛仔裤虽然没有大幅涨价,但也在学校里卖的很好,长筒裤、喇叭裤、破洞裤,已经在莫斯柯形成了一股风潮。
而一张覆盖莫斯柯的销售网,已然从莫斯柯为中心向周边城市持续扩张。
“好,知道了。”秦远收容思绪,将目光转向娜塔莎:“现在手上有多少钱?账清出来了吗?”
娜塔莎立刻上前一步,手里捧着一个厚厚的硬壳笔记本,封面上印着“财务日志”字样。
她的神情既严肃又带着一丝疲惫后的兴奋。
“秦总,”她翻开账本,“根据我们最后清点和对账,扣除必要的损耗,以及这段时间团队成员的车马费、餐饮补贴、电话费等小额报销开支……”
娜塔莎抬头,清晰而有力地报出那个令人心脏骤停的数字:“目前我们手上掌握的现金卢布,是一百一十万七千两百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