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宁朝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9章、宁朝秘史 (第3/3页)



    当然,丁岁安了解的大夏,是吴国史书中的大夏。

    他要看看,南昭的夏史是否有所不同

    用了大半时辰,丁岁安一目十行快速翻阅,发现这本藏于南昭御书房的夏史确实大有不同。

    吴国史书中万邦来朝的大夏,在南昭史书中,变成了‘万妖来朝’。

    大夏立国之前,人、妖征战已持续数千年。

    总体来说,人族占据中原膏腴之地,妖族被驱赶至苦寒瘴疠边疆。

    大夏立国后,太宗皇帝雄才大略,行亘古未有之策非以刀兵尽灭妖类,而倡‘教化归顺,万族共朝’。

    其策有三。

    一曰,设教化司,专司接纳四方归化妖族。

    二曰,科举特开‘妖科’,允妖族俊杰与士子同场较技。

    三曰,纳妖族入军伍.

    一时间,四海归心,万妖皆以效力天朝为荣。

    大夏由此揽尽各族才俊,帝国控疆万里,天下尽归王道,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千日红。

    国家亦是如此大夏立国三百年后,渐露疲态。

    原本蛰伏温驯的妖族,趁乱发难

    中原十一州随即陷入长达二百年的黑暗,妖族之间互相征伐,各种国祚或长或短的妖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原大地。

    后称,七族十三国

    七族分别为虎、狼、鼠、蛇、狈、狐、鼬,总之,就是一帮妖怪为了地盘火并。

    让丁岁安极为不适的是,二百年战乱中,几乎没有了人族的记载.因为彼时的人族已彻底沦为各方妖邪的口粮、尝试杂交的生育工具。

    七族中无论哪族当朝,皆专门设有‘宰牲务’‘育牲务’。

    宰牲务,负责捕捉、屠宰人口。

    育牲务,负责人族繁育

    毕竟,只吃不育,早晚有吃完的一天。

    和人类养猪别无二致。

    丁岁安看的胸腹间一阵阵翻江倒海,并非是因为恶心之类的生理原因,而是心理层面对于同族惨烈过往的憋愤。

    了解了万妖祸乱中原的背景,再重新翻开宁史时,便多了种异样的感觉。

    ‘革新元年,帝宁讳中流,聚人族于野,歃血为盟,誓清妖氛.初时,人力微渺,难抗妖邪诡异,屡战屡败,然帝志不屈。后得天授异术,引星辉淬炼神兵.更有异人来投,身负奇能,可窥妖气,辨形迹历十二年血战,大小数百仗.步步荆棘,寸寸血染,始平定妖祸.’

    ‘革新十三年,帝昭告天下,颁行万方:

    夫天地生养,万物有灵,凡借天地灵气,纳日月精华,淬炼己身,感悟天道,以求超脱者,无论其先世为何族类,皆可为人,此乃正道。

    反之,若恃强凌弱,以吞噬他族血肉为修行捷径,残害性命,滋养己身者,无论其形貌为何,皆定为妖,此乃邪魔外道,天下共击之!’

    宁帝这是重新定义了人和妖啊。

    以这套理论说,就算是人族,如果以吞噬他人血肉为捷径修行,就会被定义成‘天下共击’的妖。

    而兽类,只要凭借天地灵气修成人形、不残害他人,便会被定义为‘人’。

    直白来说,这是抛开种族论,以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二元阶级论来区分人、妖

    仅以南昭宁史来看,这位在大吴被贬的一文不值的宁帝,确实努力尝试过化解灵猴一族和别族绵延万年的仇怨、欲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世道,怎么就突然国灭身死了呢?

    丁岁安迫不及待翻看下一页。

    却赫然发现.后边的内容,被人撕掉了!

    尼玛!

    只听说过有人看皇叔看到关键地方撕下来珍藏,从没听说过有人看历史书看到关键地方也要撕下来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