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插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 插曲 (第3/3页)

  林深没追问,指着花坛里的薄荷:"这猫总来偷薄荷吃,后来我每天喂它,就赖着不走了。"他顿了顿,"有些事就像喂猫,你觉得是对它好,其实它想要的可能只是一片薄荷。"

    安然愣了愣,转头看他。夕阳落在他的眼镜片上,折射出温和的光。她忽然明白,他是在安慰她。

    第四章画里的光与现实的暖

    工作室接了个大单子,为A市老街区做文创产品,要画十二幅不同季节的街景插画。林深把秋季的部分交给了安然。

    "就画大学南路吧,"他指着窗外,"你熟,能画出不一样的感觉。"

    安然既紧张又期待。她拿着画板去了大学南路,在咖啡馆坐了一天,看梧桐叶打转,看学生们说说笑笑走过,看阳光漏下的光斑在地上移动。

    第一幅画改了五次。林深没催她,只是指着画里的路灯:"这里的光可以再暖一点,秋天的傍晚,路灯是橘色的,像有人在等你回家。"

    安然想起大学时,周明轩总在图书馆门口等她,手里拿着热奶茶,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那时的光,确实是暖橘色的。

    她重新调了颜料,把路灯的光晕画得更柔和。改完的画拿给林深看时,他指着画角落:"加只猫吧,流浪猫总爱在梧桐树下打盹。"

    安然笑了,拿起画笔添了只蜷缩的橘猫。

    那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林深煮了两碗面。荷包蛋煎得两面金黄,卧在面汤里。"以前在画室赶稿,常这么吃。"他把筷子递给她,"我爸以前总说,画累了就要好好吃饭,不然手会抖。"

    "你爸也是画画的?"

    "嗯,美术老师,去年退休了。"林深喝了口汤,"以前总觉得他画的东西老气,现在才发现,他画里的光都是暖的。"

    安然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在她决定离婚时,只说了句"想回来就回来,爸养你"。原来爱从来都不是逼你妥协,而是让你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地方可以回去。

    周末,林深说带她去采风。他们骑着共享单车,沿着护城河慢慢走。他给她讲那些老建筑的故事:"这家书店以前是邮局,我爸年轻时在这儿寄过画稿......那座石桥有百年了,下雨天走在上面,能听见水声特别清。"

    安然跟在他身后,看他对着老墙拍照时的侧脸,看他弯腰捡起一片枫叶夹进速写本,忽然觉得心里某个角落,像被阳光晒得暖暖的。

    手机响了,是陌生号码。安然接起来,听到周明轩的声音:"安然,你真的不回来了?我妈都哭了。"

    安然停住脚步,林深也停下,转头看她。

    "周明轩,"安然的声音很稳,"我们已经离婚了。"

    "我知道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不必了。"安然挂了电话,把号码也拉黑了。

    林深没问什么,只是指了指河边的芦苇:"你看,风吹过来,芦苇会弯腰,但根从来没动过。"

    安然看着在风中摇曳的芦苇,忽然懂了。有些妥协是弯腰,有些却是连根拔起。她不想再做那个被拔起的人了。

    第五章梧桐叶落与新生

    文创产品推出后很受欢迎,尤其是安然画的秋季梧桐道,印在笔记本和帆布包上,成了爆款。有天去咖啡馆,听到两个女生在说:"你看这画里的猫,跟楼下那只橘白长得好像!"

    安然忍不住笑了,买了杯拿铁,拉花是只举着画笔的小猫。

    林深在画展上看到她的画时,眼里带着笑意:"比我当年厉害多了,我第一次参展,画还没挂稳就被撤下来了。"

    "真的?"

    "真的,"他指着自己的画,"那时候总想着画得跟大师一样,结果画出来的东西硬邦邦的,我爸说我丢了自己的影子。"

    安然看着他的画,每幅里都有细微的生活痕迹:窗台上的薄荷,墙角的青苔,甚至是晾在绳上的白衬衫。那些琐碎的细节,让画有了温度。

    "我以前总想着画得'正确',"安然轻声说,"符合别人的期待,符合所谓的标准。"

    "画画跟过日子一样,"林深看着她,"最重要的是舒服,不是吗?"

    画展结束那天,下起了小雨。林深撑开伞,两人并肩走在梧桐树下。雨水打湿了叶子,空气里有清新的草木香。

    "明年春天,我们去画护城河的柳树吧。"林深忽然说,"柳树发芽的时候,风都是软的。"

    安然抬头,看到雨滴从他的伞沿落下,像串透明的珠子。她想起刚搬来时,拖着行李箱站在路口的茫然;想起第一次面试失败后的沮丧;想起那些在画纸上重新找回自己的夜晚。

    "好啊。"她笑着说。

    一片梧桐叶被风吹落,刚好落在两人中间的水洼里。叶面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像极了新生的脉络。安然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而属于她的,带着梧桐叶气息的新生,才刚刚开始。

    (全文约10000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