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5章 老美:难道我的PPT只能让老中来完成?我自己不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5章 老美:难道我的PPT只能让老中来完成?我自己不行? (第2/3页)

加到几十人,他们将在月球进行矿物开采和冶炼试验,并为建造永久基地做准备。

    等到零七年建成中小型永久基地,人数增加到百余人,逐步形成从开采、冶炼到运输的整套生产系统。

    最后是在二五年左右,在月球上建成一个可以容纳千人的月球城,各种类型的生产、生活、娱乐设施日趋完备。

    物资不仅可以自给自足有余,甚至还可以“出口”地球。

    他看过当时的月球基地蓝图,占地达到了8000平方米,是一座圆形3层建筑物,直径64米,每层高4.5米。

    屋顶由混凝土建造,再覆以月球土,厚0.7~2.5米。

    墙壁分内外两部分,外墙6层,厚1.4米,内墙厚2.5米,内外墙中间夹0.7米厚的月球土,主要用于防宇宙射线、太阳风,以及陨石的撞击。

    另外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圆形防空洞,一旦建筑物受损,大气外泄,人可以躲入其中避难。

    为了建设月球城,联邦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准备,甚至还建造了一个名为“生物圈2号”的封闭式的地面生态系统模拟系统。

    这个系统的目的是在封闭环境下仿真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为以后在月球上建立地球生态做准备。

    人类要在月球表面正常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但当时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有点少,认为上边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

    这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联邦的科学家。

    他们发现月球的沙土含有很多的氧,他们便提出了用月球沙土制造淡水和氧气的设想。

    这一设想是先用铲车自动挖掘月面的沙土,从中选出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氢使含氧铁矿物还原,便可制得淡水了。

    有了水,通电使水电解,得到的是氧气和氢气。

    氧气经液化贮存,随时可向基地居民供应。

    最初用作还原剂的氢可以从地球上运来,生产开始后电解水获得的氢即可循环使用。

    据估计,190吨月球沙土含有15~16吨含氧铁矿物,可制得1吨氧气。

    而1年只需要生产1吨氧便可维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其次,人类要在月球自给自足系统中生活,还必须保证食物供应。

    食物从哪里来呢?

    科学家在太空站上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实验,先后培育出了100多种“太空植物”,其中包括小麦、玉米、燕麦、大豆、西红柿、萝卜、卷心菜、甜菜等。

    而且证明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在月球土壤中植物种子发芽率更高,生长更快,开花或抽穗时间更早。

    科学家还对一些动物进行了试验,证明失重状态不会影响新生命的诞生。

    在太空站里,果蝇能像在地球上一样交配、产卵、繁殖后代,蜜蜂会筑巢,蜂王照样生儿育女。

    送上飞船的60只鹌鹑蛋,返回地面后仍能孵化出小鹌鹑。

    在飞船上搁置了59天的鱼卵,回到地面全都顺利地孵出了鱼苗。

    哺乳动物也不例外,雌鼠、雄鼠放在笼子里送上太空,照样合欢同居,雌鼠照样受孕怀胎,回到地面后产下了第一代“太空鼠”。

    因此只要在月球上建立起月球农业和养殖业基地,月球上人的食物来源是有充分保障的。

    第三是月球基地的能源供应更不成问题。

    因为月球上无风无雨,晴朗无阴,终日有阳光照射,而且没有大气吸收,太阳的辐射强度大约是地球上的1.5倍。

    因此月球上完全可以利用太阳能来照明、供热、采暖、发电。

    当然,必要时还可以在月球上建立核电站,以保证基地能源的充足供应。

    不过这些计划想的挺美,但老登非常了解联邦政府,当1000亿预算出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计划没可能了。

    未来的发展果然跟他预想的一样,第一个阶段都没有成功。

    更别说可以容纳千人的月球城市了。

    甚至联邦几乎完全放弃了对月球的探索。

    等时间到了新世纪,到了本应该“建成中小型永久基地居住人数增加到百余人”的零七年,联邦才再次提出宇航员的重返月球计划。

    当然,也有新的月球基地计划。

    只不过时间线和任务目标已经变成了一四年“重新实现月球无人探索”。

    然后就是恢复重返月球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