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职业航天员与商业航天员的差距,记者们准备搞一个大新闻 (第3/3页)
训练中心规模比较小,设备也比较简单,商业航天员学员们基本上训练一年就能出师,而那些只是去太空旅游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游客,他们训练一周就行了。
相对于还没有选出来的学员们,他们的老师,也就是退役的职业航天员就好说了,路云直接从国家队那边签约了三位,分别是陈泉、赵川东和潘展春。
他们都是国内的第一批航天员,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太空就退役了,他们现在都50多岁,正是航天员这个职业“年富力强”的时候。
因为他们的之前接受的训练跟太空穿梭机的训练不一样,所以也要接受几个月的适应性训练。
他们有之前的职业底子,太空穿梭机的训练科目对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所以他们会一边适应、一边学,然后一边给之后的学员们当老师。
偶尔也会有上过太空的职业航天员过来上几节课,给他们讲一讲真正在太空里需要注意的事项。
路云现在的计划是年中首飞“木鸢”号,然后再做三次无人试飞,如果顺利的话秋天就能载人。
到时候这三位就可以上岗飞天了。
不顺利的话另说。
也因为这个,所以相关事件的关注度就非常高,比如蓝星航天商业航天员选拔的事,那些过了复试的人来国内面试还上了热搜。
因为蓝星航天官网有公布名单,名单里有照片,所以当记者在张港市智能制造基地门口蹲守的时候很顺利的就拍到了他们。
“来了来了来了!”
“是他们吧?”
“应该是,这一车下来的全是外国人,快找名单照片对一对!”
“直接国内过来面试的人一看一个准,我对外国人有点脸盲,还得一个一个的对照。”
“找到了,哈,这个有特点,那个一脸傻乐的就是史蒂夫·阿姆斯特朗,跟几十年前的‘登月第一人’姓一样!”
“虽然知道他们没有亲戚关系,但一想到‘阿姆斯特朗’从老美那边来国内应聘商业航天员就好笑!”
“咦,这个想法有意思,我的新闻标题有了,我现在就发!”
“卧槽,这个想法是我先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