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6章 马一龙眉头一皱,两年内首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6章 马一龙眉头一皱,两年内首飞! (第3/3页)

那优点太多了。”

    “它不用一级一级的分离,避免了多余步骤可能产生的危险,毕竟目前常规的火箭分离方式都是爆炸分离。”

    “而且它之所以死重大,就是因为它不用舍弃任何部件,就像一架客机一样100%重复使用,只不过它是飞向太空的。”

    “所以‘木鸢’号执行任务时只需补充燃料和进行地面维护,无需重新制造新的载具,从而大幅降低了发射成本。”

    “也因为它100%复用,所以维护周期短,能够更频繁地进行发射,满足高频次的航天任务需求,甚至未来开启‘航班化’模式。”

    路云说着又放出了“木鸢”号和常规客机的图:“既然要对比民航飞机,那舒适性肯定绕不过去,而这就是‘木鸢’号的最大优点。”

    “它可利用自身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在大气中进行姿态控制,同时在再入大气层时也能通过空气动力学结构控制减速,减少单位时间内承受的热量和气动压力,所以乘坐舒适度对比其他载人飞船大大提升。”

    “并具‘木鸢’号具备较强的再入控制能力,能够在不同再入窗口通过不同时间的滑行到达同样的降落地点,不像其他载人飞船那样挑剔返回窗口,这可是‘航班化’的标准需求。”

    “也因为有这么多的差异,所以‘木鸢’号既不是载人飞船,也不是航天飞机,我称它为‘太空穿梭机’,这是一种新的航天器形态。”

    “这架‘木鸢’号只是小型太空穿梭机,可以搭载6个人和200千克货物进入太空,也可以为空间站补充2吨的货物,我打算两年内让它进行首飞!”

    “未来我还打算建造大型太空穿梭机,那是起飞质量超过1000吨的大家伙,可以一次性搭载几十人进入太空……”

    虽然未来的1000吨大型太空穿梭机确实惊人,但“未来”是个极其模糊的时间,谁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

    所以真说令人震惊,还是路云给出的“木鸢”号首飞时间。

    “卧槽!!”

    虽然现场有人脱口而出了不雅的话,但其他人都没注意,因为所有人都在震惊。

    “我没听错吧,两年首飞?”

    “嘶——”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