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载人登月研讨会,找路云 (第2/3页)
率是那么多,1000亿人民币等于100多亿美元,但要说实际购买力……
那可不好说。
“……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航天局的张局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接着说道:“老美那边的数据是我们根据公开资料自己算的,国内这边是我们预估的情况。”
“事实上别说1000亿,就是超过700亿人民币,上边支持近期立项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可能会推到二零年之后。”
“如果整体项目在500亿以内的,上边大概率会支持近期立项,所以各位就算一算自己的情况,看有没有可能性?”
听到这个,众人纷纷议论了起来。
现场人不少,但主要是航天一院和航天八院的人,因为他们就是国内长征系列各型号火箭的抓总。
其中一院抓总更多,研究的火箭也更大,八院抓总较少,研究的火箭也小。
其他研究院主要是做配套,参与研究,没有主持过整体火箭的研究工程。
一院的代表们互相讨论。
“载人登月计划咱们早就讨论过了,都准备很多年了,要想载人登月,还得是对标当年老美执行载人登月计划的土星五号火箭和现在的SLS火箭,也就是咱们力推的长征九号。”
“没错,一次性把载人飞船和登月舱发射到太空是最稳妥的,老美当年已经验证过了。”
“对的,而且长征九号是咱们非常熟悉的‘芯级+四捆绑助推’的火箭构型,除了芯级的10米直径燃料储箱和芯级二、三级的7米直径储箱,它的四个助推器就用长征五号的5米直径储箱就可以。”
“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贵,但有了路云的‘技术整合理论’和之前‘工业大摸底’的成果,咱们有概率把整体项目压缩到700亿之下,但压到500亿有些难。”
“你说我们能不能把路云借调到项目里来,他作为‘技术整合理论’的发明与实践者,他搞的项目都非常便宜……”
说着,他们就望向路云。
八院的代表们也在谈论。
“咱们没有研发大型火箭的经验,好在有长征五号这个现成的火箭可以魔改,之前咱们就算过,如果给长征五号加长三级氢氧火箭到70米,四助推换成六助推,那么它的月球运力会增加一倍到16吨。”
“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