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真星舰,PPT不用当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3章 真星舰,PPT不用当真 (第3/3页)

托马斯的想法差不多。

    “不会真有人按照极其夸张的第一版PPT造火箭吧?”

    马一龙最初的PPT更夸张,直径12米呢,最后还不是老老实实的缩减到了9米。

    路云这个直径10.6米的“星舰”估计也一样,哪怕市场上已经有相应尺寸的金属锻造环了,但那跟成品火箭有什么关系?

    刚学会“九九算数表”就能去解开“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显然不可能。

    不过哪怕路云这个也弱化了,弱化到七八米直径,那也是一个巨无霸。

    虽然无法跟“大猎鹰”的9米直径比,但应该比“新格伦”的7米直径要大一些。

    并且鉴于路云一年多时间就研发出了万户火箭,搞不好这个“星舰”也能快速研发出来。

    毕竟别管你的火箭数据多么厉害,造不出来说什么也没用。

    倒是航天局的局长非常兴奋,发布会结束之后找到路云:“你这个火箭太厉害了,哪怕后期数据缩水也足够用来载人登月了。”

    路云闻言无奈的挠挠头,怎么都觉得我从PPT到真火箭会缩水?

    万户火箭的成品和PPT可是一模一样,一点没缩水。

    不过……载人登月?

    航天局的局长姓张,为了跟“局座”区分开,路云一般都喊他“张局”。

    所以路云略带兴奋的问道:“张局,上边已经决定要启动载人登月计划了吗?”

    张局微微一笑:“虽然还在讨论,但估计是差不多了,可能会在嫦娥四号任务成功之后宣布。”

    “到时候应该会先让各单位竞标登月火箭的设计,我看你今天发布的‘星舰’就很合适,怎么样,有没有信心保持土星五号的规模十年内搞出来进行载人登月?”

    不得不说,张局的想法还是过于保守了。

    显然是觉得“星舰”必然缩水,但最好不要缩水到上世纪土星五号以下的水平。

    也就是最好保持起飞质量三四千吨,采用一次性全抛模式能达到近地轨道100吨以上,月球轨道40吨以上的运力,那样就可以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了。

    但这玩意不就是最初的长征九号设计指标吗?

    不过上一世载人登月计划都没用到长征九号,而是用了5米直径的“小火箭”。

    这一世……

    “张局,放心,你就瞧好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