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电费单上的破绽 (第3/3页)
在"收款人"栏抠出个白印,像刮开一层伪装,"都是转给'富农种植合作社',法人叫陈强。"
肖锋的指尖在桌面敲了三下——这是他们约好的"有情况"暗号,木纹震动传入指骨。
他扫了眼墙上的挂钟,秒针滴答,像在倒计时,故意提高声音:"小陈,把票据收收,下班了。"转身时又压低声音补了句:"把陈强的身份证号记下来。"
傍晚的夕阳把财政所的窗户染成橘红色,玻璃映出他疲惫的轮廓。
肖锋蹲在门口抽烟,火苗舔过烟丝,发出细微的“嘶”声,烟头在暮色中忽明忽暗;手机屏幕在掌心亮着,是母亲住院部发来的缴费提醒:"住院费还差三万二。"他对着手机叹了口气,声音故意放得有点飘:"要能快点结案,拿点奖励就好了......"
路过的实习生小吴下意识放慢脚步,皮鞋在水泥地上拖出轻微的“沙”声。
肖锋余光瞥见他掏出手机,嘴角微微上扬——这孩子是陈默表侄女的男朋友,上个月在镇食堂帮陈默传过纸条,那张纸条的触感,他至今记得。
七点整,财政所的灯陆续熄灭,黑暗像潮水漫上来。
肖锋锁门时,陈默的身影从楼梯拐角闪出来:"肖书记,能借一步说话吗?"
他们走进后院的葡萄架下。
藤蔓缠绕,叶片在晚风中沙沙作响,投下斑驳的影。
陈默摸出包软中华,抽出一支递过来,被肖锋摇头拒绝。
他自己点上,火光映得眼镜片忽明忽暗,烟雾缭绕中,镜片后的目光像藏在暗处的兽:"你要找的'第三只手',不止一个。"他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的字迹模糊,"都在市里。"
肖锋接过纸,指尖触到纸面的潮意——像是被反复攥过,汗渍让纸张起了皱,边缘甚至有些发软。
陈默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有块淡蓝色的补丁,和老魏被捕前总摸的旧军大衣袖口一模一样,布料的触感,仿佛还带着旧日的温度。
"我妻儿还在医院。"陈默突然说,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铁皮,"我表弟的合作社......他刚查出糖尿病。"
肖锋把纸折好收进兜里,纸张的棱角硌着大腿:"我明白。"
肖锋带着白天的疑惑和未竟的调查回到村部,此时林律师已经在等待。
深夜十一点,柳河村村部的台灯把林律师的脸照得半明半暗。
他推了推无框眼镜,镜片反着冷光,电脑屏幕上的转账图谱像张蛛网,红线交错,节点闪烁;他声音低沉,像在解读某种密语:"五笔专项资金,从试点镇到邻县,再到市级'兴达商贸',最后拆成劳务费打回各村监督小组成员账户......"
肖锋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重重的痕迹,笔尖几乎划破纸背,发出“沙——沙——”的刺耳声:"他们用规则吃人,我们就用规则咬回去。"他合上本子时,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树叶沙沙响,像无数人在低语。
手机在这时震动,屏幕亮起——苏绾的名字在黑暗里发着光。
肖锋没有接,望着窗外被风吹得摇晃的树影,突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