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7章:三年困难时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97章:三年困难时期 (第3/3页)

抔泥土亲如母,

    数茎白发念成霜。

    风里雨里撑船舵,

    苦中甜里护家邦。

    且将心灯悬北斗,

    照得山河皆安康。

    ………

    短短数日之内,整个人民解放军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参谋部那庄严肃穆的大食堂,如今,巨大的蒸笼里热气腾腾的不再是白面馒头。

    而是掺杂了大量麸皮、野菜甚至榆树皮的灰黑色窝窝头。

    嘹亮的军号声依旧,但晨操之后,操场上不再是单一的队列和刺杀训练。

    战士们扛着锄头、铁锹,推着独轮车,在军官带领下,涌向营区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空地。

    花坛里的观赏植物被拔掉,种上了小白菜、萝卜;

    平整的操场边缘,被开垦出一条条整齐的菜畦;

    营房后原本堆放杂物的荒地,被清理出来,撒上了耐旱的土豆种子;

    甚至连一些偏僻的靶场周边,也被见缝插针地种上了南瓜、豆角。

    李云龙的身影,绝不仅仅停留在总参的食堂和会议室。

    几天后。

    京郊,陆军第X师新开辟的“红星农场”。

    初春的寒风依旧料峭,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

    眼前这片荒地,曾是部队废弃的临时训练场和堆放杂物的角落,地势坑洼不平,贫瘠得连野草都长得稀稀拉拉。

    几台部队工程机械在不远处轰鸣着进行初步平整。

    但大部分区域,只能靠最原始的人力——锄头、铁锹、镐头,以及战士们的肩膀和手掌。

    就在这片尘土飞扬、号子声此起彼伏的开垦现场,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此刻这位共和国大将李云龙,形象却与那至高军衔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的旧军装裤腿高高挽起,露出沾满泥浆的小腿;

    脚上蹬着几乎看不出本色的解放鞋;

    头上没戴军帽,短发被汗水打湿,紧紧贴在额角;

    那张饱经风霜、刻着深深皱纹的脸上,此刻正滚落着浑浊的汗珠,混着飞扬的尘土,留下几道清晰的泥痕。

    他正双手紧握着一把沉重的长柄铁镐,腰背微弓,全身的力量凝聚在双臂,高高抡起,然后带着一股狠劲儿狠狠砸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