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现代化军队建设的思考 (第2/3页)
从义务兵到士官,从基层军官到高级将领,都要有对应的院校、培训班!要舍得投入!
要请最好的老师(国内国外的专家),编最好的教材,搞最贴近实战的训练!
让有本事的人脱颖而出!
让咱们的军队,后继有人,一代更比一代强!”
思路如泉涌,李云龙伏案疾书,将胸中的块垒和炽热的蓝图倾泻于笔端。
一份名为《关于当前形势下加速兵团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的厚厚报告逐渐成形。
这份报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从硝烟中带来的真实痛感和对未来的迫切渴望,充满了李云龙式的犀利、直接和务实。
它涵盖了编制体制调整、装备发展需求、训练改革方向、人才培养规划、后勤保障革新等方方面面,核心思想就是:
在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前提下,以实战为牵引,以科技为引擎,以人才为根本,加速锻造一支能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合成化、机械化、信息化(雏形)铁军!
报告完成后,李云龙亲自校订,盖上印章,以绝密件形式,通过机要渠道,直送总部和国防部。
他知道,兵团层面的改革只是杯水车薪,需要更高层面的战略决心和国家资源的投入。
就在他全身心投入到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狠抓训练改革,督促装备更新。
推动人才培养之际,一股微妙的、带着兴奋与期待的暗流,开始在高级将领圈子里悄然涌动。
起初是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在军区开会时,在食堂吃饭时,在训练间隙的闲聊中,若有若无地流传着。
“哎,听说了吗?上头…好像在研究授衔的事儿了?”
“真的假的?苏联老大哥那套?”
“估摸着是,正规化嘛!听说方案都讨论好几轮了…”
“那…咱们这些老家伙,能混个啥衔?”
“嘿嘿,这谁知道?不过论资历,论战功…总不会太低吧?”
“嘘…小声点!这种事,没正式文件下来,都是瞎猜!”
这股风,自然也吹到了李云龙耳朵里。
这天,他和赵刚、孔捷、丁伟几个老战友难得小聚。
几杯地瓜烧下肚,气氛正酣时,孔捷这个大嗓门又忍不住了,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和兴奋:
“老李,老赵,老丁!你们听说没?授衔的事儿,好像…真有眉目了!”
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