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7章 幅员之广,远迈汉唐!功成骏烈,卓呼盛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47章 幅员之广,远迈汉唐!功成骏烈,卓呼盛矣!! (第3/3页)



    更有东厂设立,开宦官干政先河。

    而种种大政,又极耗国帑。

    五次北伐、迁都修城、疏浚运河,皆需巨额财力,百姓负担沉重。

    因此永乐中后期,国库拮据已是事实。

    朱高炽屡屡抱怨财政空虚,并非托词,而是实情。

    在安南治理上,朱棣处置失当,最终不得不放弃。

    他的一生,功与过交织。但帝王何尝不是如此?人非圣贤,帝王尤难。

    排名第八,可谓实至名归。

    ……

    永乐时期!

    朱棣平静看完天幕展现的一生与评语,只觉大体公允。

    “永乐一朝,开支浩大,百姓与国库确实承受沉重负担。”

    “这点,我认。”

    “但我在位不过二十余年,漠北要征,运河要修,永乐大典也要成书。”

    “我能不做吗?”

    朱棣看完天幕的过失评点,却丝毫无悔意。

    若他不做,岂能留给后代?

    看看那些后世昏庸君王,朱棣只觉胸口憋闷。

    他要塑造的,是一个横跨南北、海陆并举的庞大帝国!

    可惜,到了那些不肖子孙手中,大明竟被折腾至此……!

    “有此评价,朕此生再无憾矣。”

    朱棣不再去想那些烦心琐事,反倒露出一抹安然的笑容。

    只要自己所做的一切,能被史家认可,被百姓铭记,那便值得。

    至于个人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

    这第五次北伐,他必须要去!

    一定要去!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看见朱棣这些年所为,不由愣住片刻。

    “老四,当上皇帝后,竟然做了这么多事。”

    过去,他只见过靖难之役的凶险,却没想到朱棣登基后,不仅征战四方,还亲自主持修运河、纂大典……

    连铁石心肠的朱元璋,此刻也忍不住心软,心底涌起一股说不清的酸楚。

    当皇帝的苦累,他岂能不明白?

    这小子几乎以一代之身,挑了几代帝王该做的事!

    想到最后朱棣竟死在亲征的途中,他心头更是一阵发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