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放肆!这些后人竟敢如此羞辱我皇阿玛! (第2/3页)
没想到最后的赢家竟是四爷!
虽说在多数人意料之外,但细细一想,又好像合情合理。
康熙诸子虽多,真正能参与夺嫡的不过寥寥。
而这段时间,四爷确实干了不少实事。
与只图虚名的八爷相比,老四显然更为务实。
如今他最终登上皇位,也说得过去。
不少大臣心中顿时打起小算盘——
若真是四爷坐上龙椅,那他们是不是该尽快表态?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太子望着老四,眼神中满是震动。
这小子,可是他的人马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四竟也藏着这样的野心!
八爷同样死死盯着四哥。
康熙的儿子虽多,可真正有继承希望的,无非是太子与他八王爷自己。
而四哥,一直都算太子的人。
如今,竟被老四摘了果实!
八爷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自己拼命盯着太子,却没料到最终被人横插一脚!
康熙此刻也把目光投向胤禛。
当了几十年皇帝,他对这些儿子再熟悉不过。
太子这些年的种种,早已让康熙心灰意冷。
虽说早早被立为储君,但帝国重担,他既无才能,也无品德。
在康熙心中,太子早就失去了资格。
大阿哥呢?在废太子时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康熙寒透了心,也被彻底排除。
至于八阿哥胤禩,处处模仿自己,却总学不像。
自己宽仁治国,他却靠收买人心。
康熙虽宽容有余,已是弊端重重;而八阿哥比自己更纵容,若真登基,只会把大清拖入深渊。
十四阿哥,练兵治军确实见成效,但胆大而胸襟狭窄,治兵或许行,治国必坏大事。
十三阿哥倒是嫉恶如仇,却性情过于耿直,不堪为帝。
细细比较下来,唯有老四最合适。
康熙望向胤禛,眼神中满是不敢置信:
“莫非真是你小子,将来让我挂上清圣祖的庙号?!”
……
雍正时期!
外号盘点到了自己。
雍正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看到那三个外号,他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好像都不算难听,至少没多少侮辱意味。
雍正极在意身后名,这一点历代帝王无一例外。
最怕的就是在世时没人敢说,死后却被后人戳脊梁骨。
“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