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8章 太子刚立第一天,第二天就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8章 太子刚立第一天,第二天就没了——!! (第2/3页)

了财政矛盾,动摇了朝堂根基。

    普遍认为,正是这四大问题,为明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了祸根。

    而在这四件事中,万历全都扮演了负面角色。

    所以才会有“明亡于万历”的感慨。

    尤其在张居正死后那场清算中,万历其实并非全然主动。

    不管他个人对张居正是怨是憎,他根本没有阻止的能力。

    因为张居正得罪的人太多,触碰的利益太广,群臣早就摩拳擦掌。

    万历能做的,只是随波逐流,眼睁睁看着风向席卷而去。

    说到底——

    万历三十年不理朝政,影响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大。

    明代的政务处理,并不是非得靠皇帝天天上朝。

    到了万历这一代,内阁会议、司礼监票拟等制度早已成熟,运转基本自成体系。

    真正造成危害的,其实是官缺长期不补。

    这让朝堂储备人才严重不足。

    嘉靖朝留下的大批官员,支撑了隆庆和万历前期。

    可等到万历后期,衙门都快空了。

    不过,这个问题对后世皇帝反倒成了机会。

    等万历一死,新君一登基,立刻能通过大规模补官,迅速收揽人心,政治加分妥妥的。

    再说那“三大征”,历来被认为掏空了国库、导致明亡。

    但仔细看,万历年间其实并没有真正爆发财政危机。

    真正的财政雪崩,是在崇祯朝才彻底显现。

    中间最少隔了七年!

    症结主要有两点:

    第一,矿税被废。

    而废除矿税的,并不是万历本人,而是明光宗朱常洛。

    要知道这位皇帝在位,才整整一个月!

    换句话说,废矿税成了万历死后,官僚系统眼中最紧迫的头等大事。

    老话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可在大明,别说三年,一个月都等不了。

    人刚走,茶都不让凉,直接倒掉!

    矿税始征于万历二十七年,这是万历开源找钱的办法。

    他没有向农民加税,而是顶住压力,把矛头指向富裕阶层。

    个人认为,这其实是正确选择。

    打仗必然要榨干后勤,钱不可能凭空来。

    汉武帝为征战,几乎把大汉上下所有阶层薅了个遍,贫富不分,一律交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