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林家番外(一) (第2/3页)
递到林立军面前时,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接过。
“这事得从一九七六年说起,我女儿跟女婿在大西北从军......”
林立军老人的声音带着江南人特有的温软,却又裹着风沙磨出的沙哑,“那会大伙日子都难,能吃饱穿暖已是万幸,我琢磨着为乡亲们找找副业,抱着县里考察队开的证明就去了大西北。
大西北的沙砾能硌碎鞋底子,可偏偏有枸杞丛从石缝里钻出来,红果子在风里晃得人心头发颤。军区培育员说这东西耐活,扔粒种子就能扎根,我蹲在试验田里守了几天,观察得特别仔细。就它了!它估计能把这荒山盘活咯!”
一行人慢慢往待客的大院走去。
说到引种向日葵,老人忽然笑出了声,“初见向日葵是在沐河,一大片金灿灿的望不到边。这花儿不光好看,籽能榨油能当粮,杆能喂猪烧柴。
我也是蹲在花田里看了三天,看它们怎么跟着日头转,看暴雨浇过之后怎么直起腰。临走时揣了半包种子,夜里睡觉都得攥着。”
镜头凑近时,能看见老人眼眶泛着红。
“回苏城那天正赶上下雨,站在这荒山下往上看,全是光秃秃的石头,连野草都不肯长。村里老人们摇头说‘这鬼地方,神仙来了也种不出庄稼’。
可我不信邪,夜里摸着种子,总想起大西北的戈壁——那些植物能在石头缝里开花,凭什么我们这山不行?”
身后的老树突然哗啦响了几声,像是在应和老人的话。
林立军老人抬手摸着最粗的那根老藤,树皮的纹路嵌进他掌心的沟壑,“头三年最难熬。春天开荒时,铁镐刨在石头上迸火星,震得虎口开裂;夏天暴雨冲垮梯田,刚栽的苗全被卷走;冬天零下几度,就裹着棉被守在育苗棚里,听着北风像狼嚎。”
他抬手指向远处,“山坳里的一眼泉,那年引进的枸杞苗总枯死,我又往大西北跑了两趟,跟着培育员学怎么改良土壤、怎么引水灌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