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尾巴 (第2/3页)
似乎融化了一瞬,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激赏。她缓缓颔首:“句句切中关窍,字字不离真髓。黄先生果然深谙《连山》,看来惊蛰这次还真是找对人了……”她说罢,两个眼眶中竟似隐隐有水光浮动。
我一看这架势,连忙打断这三人的吹捧,脸上挤出点苦笑:“煎饼果子下毒药——别来这一套。我可把话说在头里,虽说刚才叭叭叭说了一大车轱辘话,能把你们几个人侃晕了,可至于这书中的法子到底灵不灵,两千年过去了没人实践过,所以都是他娘的纸上谈兵,毕竟画在纸上的烧饼,它解不了饿。”说到这儿,我有点心虚地瞥了惊蛰一眼,话锋一转,“不过嘛也别担心,《连山易》中的机理玄妙,不管是卦象体系、内容架构或是思想特征都十分成熟,我虽说对其熟稔于心,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参透其中的精妙所在,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挺了挺腰杆,“即便是只有卦象和理论,对一些棘手之事,也足够应付了。”
“我说你去年自己一个人猫哪去了,”老八可算逮着机会插嘴了,一脸的不乐意,“你这可不够意思了老黄,别人不说也就罢了,连自家过命的兄弟也瞒得跟铁桶似的?现在既然漏了白,你快给我好好讲讲,这宝贝你到底是怎么淘换到手的?”
我心中苦笑,暗道:要是告诉你……您那嘴和棉裤腰有的一拼,那跟拿大喇叭上大街上喊有什么区别……
就在这时,惊蛰猛地一抬手,打断了我的思绪,她脸上那点刚刚浮现的暖意瞬间消失无踪,她目光如电,缓缓扫过我和罗灵,最后落在还沉浸在“寻宝故事”里的老八身上,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入耳:“故事,留着路上有的是功夫讲,我想要提醒三位——”她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惦记胶东那樽青铜宝函的,可不止我们这一拨人。这趟车,也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太平。”
老八一听这个,耳朵跟兔子似的“噌”就竖起来了,他左右瞅了瞅空荡的车厢,压低声音,带着点江湖老油子的警惕:“您这话里有话啊?难不成……车上还有别的‘朋友’,也想去胶东‘串个门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