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圣乔治公园的“学生” (第2/3页)
教室里陷入短暂的沉思。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伪九号战术在2007年还相对新颖,大多数教练对此缺乏深入理解。
第一个举手的是那名曼彻斯特口音的前球员。
“人盯人防守。安排一名防守中场专门跟防。”
霍利尔点点头。
“传统思路。还有其他想法吗?”
“双后腰轮换补位。”
“增加中卫数量,改踢三中卫。”
“让边后卫收缩,压缩中路空间。”
一个个答案被提出。
都是基于球员经验的常规解决方案。
霍利尔耐心地听着,偶尔在战术板上做些标注。
但他的表情显然不太满意。
“还有其他想法吗?”
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
大家的目光开始游移,寻找着还没有发言的同学。
最终,所有视线都集中到了林风身上。
那个始终保持沉默的东方面孔。
霍利尔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林风先生,您有什么看法?”
林风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走向战术板。
拿起马克笔,他首先擦掉了板上原有的标记。
然后开始绘制一个全新的图案。
不是传统的阵型图,而是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
四个点构成一个菱形,菱形内部还有若干条相互交错的线段。
“限制'伪九号'的关键,不在于人盯人。”
林风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而在于切断他与中场的联系,并压缩他的拿球空间。”
他在战术板上继续画着。
“我们的四名中场,需要像一个菱形的锁链一样整体移动。”
“通过预判和交叉换位,始终保持对'伪九号'活动区域的覆盖和压迫。”
教室里鸦雀无声。
教室里只剩下马克笔划过战术板的沙沙声,先前那些带着轻视目光的前球员们,此刻不自觉地前倾着身体。
林风继续他的讲解。
“当对手的伪九号回撤时,我们的前腰跟进。”
“但不是简单的跟防,而是卡住回传路线。”
“同时,两名边前卫向中路收缩,形成第二道防线。”
“后腰则后撤,准备处理第二落点。”
他在战术板上画出复杂的箭头和移动路线。
“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防守三角。”
“无论伪九号移动到哪个位置,都会面临至少两名防守球员的夹击。”
霍利尔的眼神越来越亮。
他走到战术板前,仔细研究着林风的图解。
“防守三角…这个概念很有趣。”
“还有吗?”
林风点点头。
“我们还需要设置压迫触发点。”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当对手的伪九号接球时,我们不能让他舒服地转身。”
“需要在特定区域设置高强度的压迫点。”
“比如中圈弧顶区域,边路三十米区域。”
“一旦对手在这些区域拿球,立刻启动集体压迫。”
林风转向众人。
“这样的压迫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标的。”
“我们要把对手逼向我们预设的陷阱区域。”
他重新回到战术板前。
“根据数据分析,大多数伪九号习惯向左侧移动。”
“那我们就在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