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秦不能永远仰仗勋贵和军功 (第2/3页)
秦做事?”
“先生的想法是极好的,不过却是并无施行的可能......”
扶苏心中生出一种挫败之感。
他在想,或许大秦从一开始的路走的就是错的。
以至于到了现在已经是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哪怕姜承奕给出了跳出国运周期律的法子,但还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不管是教育资源还是教育安排,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试错的。
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想到万全之策的。
大秦如今青黄不接,若是不继续重用勋贵士官,却也无人可用啊!
这大秦恐怕是注定要在某一日,因为某些他们心中清楚,却没法解决的问题而瞬间土崩瓦解了。
扶苏如今的心中百味杂陈。
他在想,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姜承奕。
那样或许还能解救大秦!
可他没想到。
姜承奕只是给了他一个白眼。
姜承奕被气得血气上涌:
“怎么就并无施行的可能了?你听我上课,不能听一节课忘一节课啊!我前面说的造纸术、藏书阁、学堂、夫子什么的,你全忘了?”
姜承奕气的话都要说不利索了,开始把自己之前讲过的内容翻出来,报菜名一般全都说了出来。
而扶苏则是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过望。
姜承奕这一句,似乎又将他和大秦拉出了黑暗,让他看到了光明。
他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赶忙问道:
“莫非先生是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在之前告诉我这些能教导百姓读书的事情,从而让更好掌握的文人逐步取代和替换掉那些不安分的武人?”
更好掌握?
那倒也未必......
姜承奕想到后期强盛如汉明,都无法处理掉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和文官集团的场面,心想扶苏还是有些太天真了。
但他却也没反驳。
毕竟如果只是从大秦的时代背景下去说的话,扶苏说的的确没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大秦的大多数的文官的确是要比武将要更好掌控也更好调教的。
所以他点头道:
“不错。制度的改善,是必须要有合适的社会条件为基础的。”
“若是我在之前没有给你讲造纸术、外儒内法这类基础技术和文化,而是直接让你将大秦的基本政治制度做出更改,那么大秦会立马分崩离析。”
“不需要等到二世,可能明天就要亡了。”
“但同样的。”
“在我给你讲了那些东西之后,如果大秦的制度还不做出改变,那么有了学识的百姓也会慢慢意识到这个制度配不上当今社会,也会揭竿而起推翻大秦的统治。”
他喋喋不休说了许多。
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