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蝴蝶效应?大秦怎么不一样了? (第3/3页)
他的衣裳就是纸做的。”这句话的时候,他脑海中依然浑浑噩噩,完全反应不过来。
当扶苏的话化作几个字在他的脑海中排列铺陈开来的时候,他才抓住了扶苏话语中的重点,猛地清醒了过来。
姜承奕赶忙问道:“你说的纸,莫非是指绸缎?”
“当然了,莫非还有别的纸吗?”
扶苏也被绕晕了,一本正经反问道。
扶苏才不知道,这位被他视作神明的老师差点被自己的一句话吓得失去呼吸。
他只是觉得姜承奕问的问题很呆。
他更确定了姜承奕是穷苦人家出生的、连纸都没见过的孩子。
不然也问不出这样的问题!
而姜承奕的身体则是不动声色地慢慢放松。
他想起来了。
纸这个叫法,的确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只不过这个“纸”,是指绸缎。
绸缎比竹简要好用,也要方便得多。
在这个时候的富家公子的手中,绸缎也的确是起到用于书画的作用的。
在造纸术出现后,由于造出来的那玩意儿的价格要远远低于绸缎,因此绸缎渐渐退出了书画市场。
“纸”这个名字也就因此继承给了蔡侯纸与之后的纸。
所以大秦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造纸术!
他们能造出来的只有绸缎!
他只是自己吓自己!
既然如此,那就......
接着剧透,接着讲!
意识到这是一场并不美妙的误会,姜承奕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开口道:“动动你的脑子想想,这些事情竹简做不到,难道绸缎就能做得到吗?”
扶苏的情绪才刚刚酝酿好,姜承奕的声音就打断了他的情绪。
但也让他迅速进入了正常的思考。
良久,扶苏摇了摇头。
诚然,绸缎要比竹简方便得多,十几张绸缎上能写的字就要比一车竹简能写下的内容要多了。
可绸缎同样造价高昂,极为珍贵。
就算是他也不能天天用绸缎,更别说普通的贵族豪门乃至平民百姓了。
不过刚否定完自己,有些沮丧的扶苏就看到了姜承奕脸上露出一抹得意扬扬的微笑。
“若是如此,大秦自然是要灭亡了。但我相信,先生一定有办法的对吧?”
扶苏的沮丧一扫而空,追问道。
他一眼就看出姜承奕肯定有办法。
姜承奕并不再多做解释,而是淡淡笑道:
“若是我能造出来比绸缎和竹简更为好用,造价却要比绸缎低数倍乃至十倍百倍的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