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5章、制度革命(十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45章、制度革命(十三) (第1/3页)

    曹思诚痛心疾首,扯着嗓子。

    “陛下所谓加税,难道也要加十倍之税吗?”

    朱慈炅有些晕,这位前左都御史似乎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刘一燝也浅浅提了下这个问题就不再开口,这会他又把这个看似问题的问题抛出来。

    朱慈炅脸色平静的看向翁鸿业。

    “一恒,你来回答曹副使这个问题。”

    翁鸿业马上苦着脸了,声音毫无温度。

    “大疫期间,应天府土地重新丈量和厘清了。

    天启七年,应天府一年税赋,含加派杂项等合计约六十八万两。经核算,若按旧规加征,重启元年应天府的所有税赋可能将超过四百七十万两。

    陛下旨意,废除所有加征杂赋,若按陛下新规核算,仅皇田田税,约为一百三十万两,净增便是六十二万两,还不含商税。

    新增十品官及原吏转官一万两千余人,官饷发放后,税赋依然会大增。

    陛下说,应天为留都,不足为天下鉴,我们正在筹备江西饶州府和山东东昌府的重新清点核算。

    这些地方极可能不会出现一个应天府变两个应天府这么夸张的事,不过,应天府官衙众多,其余州府也不需要应天府这么多官员。”

    曹思诚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陛下悄无声息的清丈了应天府的田亩?陛下还减免了赋役,居然是越减税收反而越多,越加征实收越少。

    怪不得当初来阁老跟督粮御史们说,应天府不用督了。

    曹思诚有点发慌,这东西有点超越他的认知。这等大事,曹思诚作为左都御史现在的督政院副使,居然不知道,更让他感觉自己似乎被边缘化了。

    初次与闻的朱由崧,襄王,周王,刘廷元,陈子壮,洪承畴等人,全部目光凝固在翁鸿业身上。

    大明的财政问题,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士绅阶层肯定拿走了一部分,但他们从来没有人意识到士绅拿走的这部分居然是国家正税的六、七倍。

    也不能说六、七倍,应该说国家收七成,他们拿走六成,国家实收一成,最底层还剩三成。难怪大明到处都是流民,到处都在造I反,怪不得小皇帝一直有武力犁遍天下的想法。

    没有办法,必须要变了,这样下去,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