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 (第3/3页)
瑞与军中几位将领作陪,新科进士们分坐两侧。
席间,江瀚寥寥数语,勉励众人尽忠职守,造福一方。
饮宴渐渐进入尾声,酒过三巡,众人脸上还是兴奋不已,脸颊上都带着红晕。
江瀚并未多留,只是道“诸位辛苦”,便在亲卫簇拥下先行离席。
接着一众士子也在冯承宣的带领下,离开了大殿。
见此情形,新科三鼎甲吴熙、陈安、周德福三人也准备告退。
刚走出正殿大门不远,身后便传来曾瑞的声音:
“三位新贵,留步。”
三人闻声转身,只见曾瑞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名捧着朱漆托盘的侍从。
“大帅有赏赐,命本府亲自转交。”
三人有些诧异,今天已经是超规格了,怎么还有赏赐。
曾瑞带着笑脸,挥了挥手,身后的侍从依次上前。
首先是探花周德福。
托盘上赫然是几锭沉甸甸、闪着润泽光芒的官银,旁边还有一个精巧的紫檀木盒。
曾瑞打开盒盖,里面是一方上好的端砚,砚台一角镌刻着一个小小的“福”字,旁边另有一枚小巧的银质印章,刻着“勤政惠民”四个小字。
“周县令,”
曾瑞看着这位激动得手足无措的老吏,
“大帅知你半生谨小慎微,勤恳于事。”
“银子收好,这是安家立业之本,砚台勉励你执笔为民,印章希望你时刻铭记‘勤政惠民’四字。
“不要辜负大帅所托,当好这百里侯,替他牧守一方。”
周德福双手颤抖地接过,老泪纵横,深深一揖到地:
“下官.下官肝脑涂地,难报大帅恩德万一!”
接着是榜眼陈安。
托盘上同样是几锭官银,除此之外,还有几册装帧精良的书卷。
曾瑞拿起最上面一本,赫然是《肃本淳化阁帖》。
“陈县令,”
曾瑞看向这位年轻的寒门士子,
“大帅知道你喜爱书法,这是从宁夏庆藩搜出来的《淳化阁帖》。”
“虽然只是拓本,但里面包括了王羲之、王献之、张芝、钟繇等宋以前历代书法大家的匠心之作。”
“应该是庆王从兰州找来的。”
陈安郑重接过,心中感到一阵暖流。
他深深作揖:
“学生定当夙夜匪懈,不负大帅栽培!”
最后,轮到状元吴熙时,托盘上的东西明显不同。
除了银子外,还有一个更大、更厚实的锦盒。
曾瑞亲自打开锦盒,里面整齐码放着几味名贵药材,旁边另有一个小一些的药匣,装着几瓶贴着红纸标签的丸药。
更令人意外的是,侍从里还有位背着药箱、身着干净布衣的老者。
曾瑞的目光落在吴熙身上,声音低沉:
“状元郎,”
他指着药材和药匣,
“大帅听闻你老母卧病在床,特意命我从府库里调了些上好的滋补药材和丹丸,或能缓解病痛。”
他顿了顿,指向身后那位老者:
“这位是府城名医,张济生张大夫。”
“大帅特命他随你同返剑州,为令堂诊治疗养,务求尽心尽力。”
吴熙听罢,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望着那锦盒里散发着清香的滋补药材,又看向那位老医匠,再想起家中病榻上形容枯槁、日夜呻吟的老母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他的眼眶瞬间通红,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吴熙“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朝着正殿方向砰砰砰,猛地磕了几个响头。
青石地砖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额头上瞬间一片血红,可他却浑然不觉。
“大帅厚恩.学生学生”
他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心里满是感激。
曾瑞看着吴熙额头的血迹和激动难抑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啧啧,拿捏人心这块,还得看大帅。
他上前一步,扶起了这位状元郎:
“起来吧。”
“莫要做此女儿姿态,平白让人笑话。”
身后的陈安和周德福见状,也忙不迭的上前,扶起了吴熙。
曾瑞点点头:
“东西收好,三日之后,准时赶赴剑州上任。”
“大帅派了卫兵随行护卫,剑州的李知州也已经等候多时。”
他盯着吴熙通红的双眼,一字一句地提醒道:
“好好干,别忘了大帅交代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