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48章 开科取士 (第1/3页)
江瀚很清楚,想要对付这群盘根错节的乡绅,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样才能根本上,彻底瓦解旧乡绅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
长远来看,江瀚需要开办属于自己的书院,培养忠于自己的下一代。
可现在他没那个条件,也等不及。
从短期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保宁府一共两州八县之地,空出来的职缺可不少。
江瀚要用官位,来分化这群看似铁板一块的读书人。
念及于此,他立刻下令,把先前在广元县,第一个向自己投诚的县令曾瑞,火速调了过来。
(曾瑞在224章出现过)
江瀚大手一挥,直接给他头上安了一顶“保宁府知府”的帽子。
从知县到知府,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含金量却是天壤之别!
知县是正七品。
而知府是正四品!
在正常的大明官僚体系内,从一个知县晋升到知府,哪怕是一帆风顺,也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的宦海沉浮。
如果朝中无人撑腰,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跨过这道天堑。
曾瑞以一个举人出身的知县,在短短数月之内摇身一变,就成了执掌川北核心州府的大员。
当他接到任命时,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三级跳式晋升,确实是欣喜若狂;
但另一方面,他又感慨这个知府,不是大明朝廷任命的知府。
但曾瑞心里拎得很清楚,以自己一个寻常举人的身份,想要坐到知府这个位置上,那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的事。
只能说这帮反贼,有好处他是真给啊。
曾瑞在一番天人交战后,最终还是想通了。
反正已经降了贼,人生苦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安下心来好生做事。
说白了,曾瑞也是看在江瀚带兵颇有章法,而且从不滥杀无辜的份上,这才归了心。
要是换做其他只知道杀人劫掠的贼寇来,他恐怕也不会真心做事。
曾瑞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花了几天苦思冥想,亲自替江瀚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封《招贤令》。
“来人!”
他将墨迹未干的告示,交给下属,吩咐道,
“给我以最快的速度,贴出去!”
“沿途各县,各乡,务必全给我通知到!”
“我要让保宁府的所有士子,都看到这封招贤令!”
“今我主江瀚克复川北,求贤若渴。”
“为解民于倒悬,特开‘恩科’,不拘一格以揽天下英才!”
“凡应试者,不问出身,不问贫富,自认有才之士皆可报名。”
“应试内容不考经义,不考八股。”
“只考三策:一问‘农桑水利’,二问‘钱粮经理’,三问‘刑名法度’,皆是治国理政的实学。”
“中选者不论文武,不分先后,择优录取。”
“保宁府两州八县之地,虚席以待,最优者可为一县主官!”
这篇告示,如同一块巨石,在保宁府的各个州县激起了滔天巨浪。
那些传承数百年的士绅大族,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那帮反贼附庸风雅的拙劣表演罢了。
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武夫,也配谈“开设恩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