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7章 要改变流寇思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7章 要改变流寇思维 (第2/3页)

咱们各家一定照办!”

    说完,梁庭寺带着身后的一众士绅代表,转身离开了府衙。

    江瀚看着这群老狐狸互相搀扶着,慢悠悠离去的背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挥手招来身旁的李立远,厉声询问道:

    “你查过没,这帮人有没有什么劣迹?”

    “能不能想办法,先把这群人的名声给我搞臭,然后再下手屠了他们?”

    李立远看着手里的卷宗,无奈地摇了摇头:

    “大王,我来之前都仔细查过了。”

    “但凡有劣迹的士绅,我都已经组织百姓开堂公审,明正典刑,提前处理干净了。”

    “今天来的这几家有些不一样。”

    “他们平日里行事极为谨慎,除了囤积了大量的田亩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把柄。”

    “有不少人甚至还时常出钱,修桥补路,赈济灾民,在乡邻之间的名声相当不错。”

    “自从您均田的新政通知下去,他们为了保命,更是第一时间就把名下大部分的田地,主动交了出来。”

    江瀚眉头紧锁:

    “原来如此,我说这几家人的底气怎么这么足。”

    “老东西,简直滑不留手。”

    李立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大帅,何必跟他们掰扯这么多?干脆我直接带人上门,把他们挨家挨户都给屠了!”

    “就以不配合征调的名义,正好把这群乡绅的财产全榨出来,以充军需。”

    可江瀚却摇了摇头。

    “先不急,这是最差的处理方法。”

    “那老东西虽然不怀好意,但他说的也不算错,咱们现在已经不算流寇了。”

    “流寇思维要不得,必须做出改变。”

    李立远听罢有些不解,流寇思维是什么,咱们不是以西北的叛军为主的部队吗?

    那帮拿着农具冲锋陷阵的流寇,怎么能和大帅麾下的边军老卒相提并论?

    其实,是不是流寇,并不以军队的组成来区分。

    流寇思维,则指的是一种战略模式。

    在明末,不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通常都表现出无根据地意识、无建设性目标、纯掠夺性生存的战略模式。

    其核心在于:以暴力为唯一手段,以掠夺为生存基础,以流动为存在方式,拒绝承担任何长期治理责任。

    诚然,很多时候,明末的起义军是不得已才采用这一套模式。

    像明朝这种,到了晚期并且拖欠饷银严重,还能拉出数十万野战部队的王朝,少之又少。

    明廷的剿匪力度之大,放在其他朝代简直难以想象。

    很多起义队伍,攻破城镇后不分阶层,实施无差别抢掠,军事上胜则骄狂冒进,败则一溃千里。

    更重要的是,这群首领天生就仇视文化精英。

    其中就以张献忠为首,杀起士人来毫不手软。

    江瀚看着李立远,解释了半天:

    “咱们打下保宁府,乃至整个四川,不是为了抢一把就走的,而是要以此为根基,发展壮大。”

    “杀光这群乡绅容易,可后面的麻烦就大了。”

    “保宁府三十万百姓要吃饭;赋税要人收,户籍要人管,文书要人写,水利要人修,讼狱要人断”

    “这些事儿,光靠我们这点人可干不过来。”

    “把他们全杀光了,谁来替咱们做事?”

    “难道靠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来干?等他们学会怎么治理地方,这保宁府,恐怕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说白了,江瀚现在要面对的局面,和历史上,刚入蜀时的张献忠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