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4章 墙头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4章 墙头草 (第2/3页)



    怎么可能还会耐着性子,亲自跑来劝说?

    但现在,他既然已经加入了江瀚军中,一应流寇的习性就必须改掉,凡事都得按规矩来。

    “贺里正,军情紧急,我就不和你兜圈子了。”

    李自成沉声道,

    “如今官兵正朝石泉县赶来,我已下令全县军民坚壁清野,退入山中。”

    “为何你上岭村,迟迟不动?

    贺铭生摇了摇头,一脸轻松:

    “将军此言差矣。”

    “我等皆是大明子民,世代都生活在上岭村。”

    “官军来就来了,为何非要我等拖家带口,退入那深山老林之中?”

    “马上可就要入冬了,我这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李自成强压着怒火,耐心解释道:

    “贺里正久居山中,有所不知。”

    “官军可不像我军这般好说话。”

    “到时候,管你是不是良善之家,只要家里有粮,谁也逃不过被抢的下场。”

    贺铭生眯着眼,反问道:

    “是吗?”

    “可我怎么觉得,朝廷的官军,压根就不是冲着咱们这些小老百姓来的呢?”

    “王师入境,乃是剿匪安民,我等皆是良善百姓,安分守己,为何要跑?”

    这番话,句句不离朝廷,字字不离王师,看似恭敬,实则每一句话,都在暗讽李自成等人才是真正的匪类。

    听了这话,李自成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他盯着眼前油滑的老东西,耐着性子,最后解释了一句:

    “贺里正,你搞错了,如今这个世道,官就是匪!”

    “官军来了,绝不会因为你们自称良民就高抬贵手。”

    “他们只会抢走你们的粮食,烧掉你们的房子!”

    “只有跟我们进山,才是唯一的活路!”

    可贺铭生却摆了摆手:

    “哎,李将军此言差矣。”

    “我等小民不懂什么天下大事,只晓得守着祖宗留下来的家业,按时纳粮,便是本分。”

    “将军您身负重任,还是快些带着兵马,进山躲避吧。”

    “我等就不给将军添乱了。”

    说罢,他对着李自成浅浅一揖,想要下令送客。

    李自成摇摇头,准备绕开他:

    “你一个人说了不算,我得问问上岭村的其他村民。”

    可贺铭生却直接拦在了他的面前:

    “不必了,李将军。”

    “贺某不才,在村里教书育人多年,村里的百姓,基本都听我的话。”

    “我说不走,他们也绝不会走。”

    说着,贺铭生转过头,看向身后的村民。

    村民们立刻会意,高声嚷道:

    “没错!贺老说的在理!”

    “我等本来就是朝廷的顺民,官军怎么可能对咱们下手!”

    “我看你们就没安什么好心!”

    “莫不是想把咱们骗到山里去,尽数诛杀?”

    李自成看着眼前这群愚昧而又冥顽不灵的村民,彻底失去了耐心。

    “姓贺的,我最后再问你们一遍,走还是不走?”

    贺铭生冷哼一声,断然拒绝道:

    “李将军,我最后也说一次,打死都不去!”

    “将军还请早些离去吧,看在贵军没有在我上岭村大开杀戒的份上,我也不会向朝廷提及贵军的行踪。”

    得到了答复后,李自成也没再过多废话,带着麾下的民兵掉头就走。

    他骑在马背上,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上岭村,冷笑连连。

    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等哪天屠刀真的落到头上了,这帮人才会知道什么叫痛。

    回城的路上,一旁的余承业,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将军,这老东西敢这么硬气,分明就是认准了,咱们不会回来找他麻烦。”

    “为何.为何不干脆把他们全给宰了?”

    李自成瞥了他一眼:

    “你小子想什么呢?”

    他一脸严肃地看着余承业:

    “首先,军令写得清清楚楚,不得随意屠戮百姓。”

    “这群人虽然抗命,但充其量也就是群没脑子的墙头草罢了。”

    “我估计,是听说朝廷派兵来了,所以才想重新回归朝廷的治下。”

    “咱们刚占据龙安府还不到一年,虽然明面上不少人都假意臣服,但小心思可不少。”

    “这帮墙头草,一向是有奶便是娘。”

    “只要咱们这边稍微露出一点颓势,就有人会开始蠢蠢欲动。”

    听罢,余承业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李自成接着继续解释道:

    “再说了,咱们眼下一共才一千五百人。”

    “其中,龙安府本地的民兵就有将近一千人。”

    “要是当着他们的面,把上岭村给屠了,你让这群民兵怎么看咱们?”

    “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